中新社合肥7月5日電 (吳蘭 張致遠)直徑僅有1.3納米,利用率卻高達48.6%。記者5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國科大)獲悉,該校科研人員研制一種鉑超細納米線催化劑。據科研人員黃宏文介紹,該催化劑在電池中的應用,可使電池有很高的能量轉換效率和低污染排放的特點。
中國科大曾杰教授課題組與美國阿克倫大學彭振猛教授、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司銳教授合作,在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研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設計出一種鉑超細納米線催化劑。
研究結果表明,這種新型催化劑的質量活性和比活性分別達到了商用鉑碳催化劑的7.8倍和5.4倍。
該成果近日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雜志上(論文鏈接)。
當前公開資料顯示,鉑基催化劑雖然擁有卓越的質量活性,但是穩定性往往并不可觀。針對這一難題,研究人員借助于原子級別精細合成技術,設計并合成出了一種銠原子摻雜的鉑超細納米線催化劑,其直徑僅有1.3納米,鉑原子的利用率卻高達48.6%。
研究結果表明,該催化劑在氧氣氣氛下循環使用10000次后,只損失了9.2%的質量活性。據悉,目前商用的鉑碳催化劑在這一條件下,質量活性性能損失達到72.3%。
據介紹,這種催化劑在燃料電池陰極氧還原反應中表現“上佳”,可大幅節省貴金屬鉑的用量,對推動清潔能源轉換技術的商業化應用進程有著積極意義。(完)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