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師范學院2021年誠聘高層次人才(教師)公告
發布來源:中國博士人才網更新日期:2021年02月25日
一、學校簡介
湖州師范學院是一所綜合性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2005年、2017年分別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和審核評估。2012年開始獨立招收碩士研究生。學校位于文化底蘊深厚,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文化之邦”之稱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浙江省湖州市,是“兩山”理念誕生地、美麗鄉村建設發源地、“生態+”綠色發展先行地和全國首個地級市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湖州是連接長三角南北兩翼和東中部地區的節點城市,東距上海130公里、南離杭州75公里、北到南京220公里,與蘇州、無錫隔太湖相望,交通便捷,寧杭、滬蘇湖、商合杭等高鐵在此交匯,是上海大都市圈(1+7)重要城市和G60科創走廊9座城市之一,正在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高質量建設現代化生態型濱湖大城市。
學校占地1600余畝,有安定書院/創新創業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體育學院、人文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醫學院/護理學院13個二級學院,舉辦1所獨立學院——求真學院,有6所附屬醫院、2個臨床醫學院、4所附屬學校。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涵蓋教育學、工學、農學、醫學、理學、文學、經濟學、藝術學、法學、管理學、歷史學等11大學科門類,擁有54個本科專業,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全日制在校學生20000余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049人、獨立學院學生7800余人,繼續教育學生4800余人)。
學校現有教職工3100余人(含求真學院、直屬附屬醫院),其中,正高職稱321人,副高職稱559人,具有博士學位520人。有外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人、共享院士6人,國家“萬人計劃”專家、國家教學名師等國家級領軍人才8人,省“萬人計劃”專家、中科院“百人計劃”人才、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省“151”重點資助人才等省級領軍人才59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國百名“兩課”優秀教師1人,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農業部)3人,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1人,省高校領軍人才20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32人,省(高校)教學名師、教壇新秀、優秀教師18人,省十佳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南丁格爾獎獲得者1人。
學校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持續推進教育國際化。在阿塞拜疆國立語言大學設立孔子學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共建跨文化研究中心。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先后與20多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60多所院校和機構開展緊密交流合作,學生出國(境)學習交流機會多,學校與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合作舉辦學前教育專業本科教育項目,與加拿大魁北克大學共建水生生物與環境研究國際聯合實驗室,與烏克蘭敖德薩國立理工大學共建湖州市新興技術研究院等。學校擁有來自法國、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45個國家的近500名國際學生。
當前,學校正按照2006年2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來校視察時的重要指示,朝著建成“在國內有一定影響、一定水平、一定地位的湖州師范大學”的目標邁進。
學校公開招聘頂尖/領軍人才、學科帶頭人、海外優秀博士和其他專業師資,對各學科和專業的優秀高層次人才,特別是緊缺的博士生,經學校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討論同意,可不受計劃的限制。業績特別突出的博士可聘為直聘副教授或直聘教授。碩士研究生及以上聘用人員按上級主管部門有關政策管理。人才引進工作按照學校《高層次人才引進實施辦法》執行。符合條件的引進人才除可享受學校待遇外,還可以同時享受湖州市最高600萬元的安家、購房和租房補貼。
二、引進待遇
湖州師范學院高層次人才待遇一覽表(單位:萬元)
人才類別 |
購房補貼 |
安家補貼 |
租房補貼 |
薪酬 |
科研經費 |
|||||
---|---|---|---|---|---|---|---|---|---|---|
學校 |
湖州市 |
學校 |
湖州市 |
學校 |
湖州市 |
文科 |
理科 |
工科 |
||
頂尖人才(A1) |
面議 |
最高300 |
面議 |
200 |
免費提供過渡住房1年;或一年租房補貼(正高級1500元/月,副高級及以下1000元/月) |
100 |
面議 |
|||
領軍人才(A2) |
最高150 |
100 |
80 |
|||||||
學科帶頭人(B1) |
160-220 |
最高80 |
10-15 |
80 |
最高60 |
年薪制 45-60 |
50-70 |
80-120 |
100-200 |
|
學科帶頭人(B2) |
100-120 |
最高50 |
8-10 |
20-50 |
20-40 |
年薪制 30-45 |
20-35 |
25-45 |
30-55 |
|
學科方向負責人(C) |
75-85 |
5-8 |
學校標準 |
12-20 |
15-30 |
20-35 |
||||
學術骨干(D) |
65-80 |
35 |
4-6 |
5 |
5.4 |
學校標準 |
8-10 |
10-15 |
12-20 |
|
海內外優秀博士(E1)/特殊學科的優秀博士(E2) |
40-70 |
4 |
學校標準 |
8 |
10 |
12 |
||||
博士研究生(E3) |
35-45 |
3 |
學校標準 |
2 |
4 |
6 |
||||
備注: 1.港澳臺地區優秀博士人才可采用年薪制聘任,待遇參照同類人員,具體待遇一人一議。 2.湖州市各類補貼以湖委發〔2020〕8號文件為準,補貼申請手續由人才根據湖州市相關文件細則辦理。人才亦可選擇吳興區或南太湖新區相關的人才政策,具體以區文件為準。 3.夫妻雙方均符合條件的,一方可全額享受學校引進待遇,另一方可享受相應層次30%的購房補貼、30%的安家補貼及全額科研啟動費。 4.引進博士可享受我校“浙北英才”B類計劃津貼1000元/月,享受三年。 5.學校負責安排學科領軍人才(A1、A2)和學科帶頭人(B1、B2)人才配偶的工作崗位,根據工作需要和上級部門有關政策酌情幫助其他層次人才的配偶落實工作崗位。 6.經評審,業績特別突出的博士可聘為校聘副教授或校聘教授;達到直聘要求者這可根據學校職稱評審文件,申請直聘副教授或直聘教授。 |
||||||||||
三、崗位需求
(一)頂尖領軍人才需求計劃
面向全球,引進頂尖/領軍人才。
涉及學科:工商管理、應用經濟學、公共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設計學、數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水產、生物學或生態學、藥學、護理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等學科。引進待遇“一人一議”。
頂尖人才包括: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圖靈獎等國際大獎獲得者、海內外院士及相當于上述層次的人才。
領軍人才包括:小型國家院士、國家級領軍人才、國家“萬人計劃”人才、國家杰青及相當于上述層次的人才。
(二)學科帶頭人、方向負責人需求計劃
學院 |
引進類型 |
學科/研究方向 |
學歷/學位要求 |
職稱要求 |
備注 |
---|---|---|---|---|---|
經濟管理學院 |
學科帶頭人 |
應用經濟學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學科帶頭人 |
金融學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學科帶頭人 |
工商管理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學科帶頭人 |
公共管理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學科帶頭人 |
法學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方向負責人 |
國際貿易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方向負責人 |
投資學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方向負責人 |
電子商務、物流管理、財務管理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方向負責人 |
行政管理 |
博士研究生 |
副教授及以上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方向負責人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方向負責人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教師教育學院 |
學科帶頭人 |
農村教育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學科帶頭人 |
小學教育、課程與教學論(小學教育)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學科帶頭人 |
學前教育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方向負責人 |
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方向)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體育學院 |
學科帶頭人 |
體育學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方向負責人 |
體育學(體育教育訓練學方向) |
博士研究生 |
副教授及以上 |
要求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并能勝任高校體育專業教學 |
|
方向負責人 |
體育學(民族傳統體育方向) |
博士研究生 |
副教授及以上 |
要求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并能勝任高校體育專業教學 |
|
方向負責人 |
體育學(體育人文社會學方向) |
博士研究生 |
副教授及以上 |
要求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并能勝任高校體育公體教學 |
|
人文學院 |
頂尖/領軍人才 |
新聞傳播學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學科帶頭人 |
中國語言文學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學科帶頭人 |
新聞傳播學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方向負責人 |
新聞傳播學 |
博士研究生 |
副教授及以上 |
||
外國語學院 |
學科帶頭人 |
外國語言文學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需主持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
學科帶頭人 |
俄語語言文學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方向負責人 |
外國語言文學 |
博士研究生 |
副教授及以上 |
||
藝術學院 |
方向負責人 |
設計學 |
不限 |
副教授及以上 |
|
方向負責人 |
設計學 |
不限 |
副教授及以上 |
||
理學院 |
學科帶頭人 |
數學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方向負責人 |
數學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方向負責人 |
物理學(凝聚態方向)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信息工程學院 |
學科帶頭人 |
信息與通信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方向) |
博士研究生 |
副教授及以上 |
|
學科帶頭人 |
信息與通信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方向) |
博士研究生 |
副教授及以上 |
||
方向負責人 |
信息與通信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方向) |
博士研究生 |
副教授及以上 |
||
工學院 |
學科帶頭人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學科帶頭人 |
機械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學科帶頭人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學科帶頭人 |
建筑學 |
碩士及以上 |
正高 |
||
方向負責人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方向負責人 |
機械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方向負責人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方向負責人 |
建筑學 |
碩士及以上 |
副高及以上 |
||
生命科學學院 |
方向負責人 |
生物學或生態學 |
博士研究生 |
副高及以上 |
|
方向負責人 |
藥學 |
博士研究生 |
副高及以上 |
||
方向負責人 |
水產(水產動物病害學方向) |
博士研究生 |
副高及以上 |
||
醫學院、護理學院 |
學科帶頭人 |
護理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學科帶頭人 |
基礎醫學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學科帶頭人 |
口腔醫學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
方向負責人 |
護理 |
博士研究生 |
無 |
||
方向負責人 |
基礎醫學 |
博士研究生 |
副高(副主任醫師)及以上 |
||
方向負責人 |
口腔醫學 |
博士研究生 |
副高(副主任醫師)及以上 |
(三)教學、科研人員需求計劃
學院 |
一級學科 |
學科/研究方向 |
學歷/學位要求 |
備注 |
---|---|---|---|---|
經濟管理學院 |
應用經濟學 |
經濟學、國際商務、金融學、投資學、金融工程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研究生 |
|
工商管理 |
電子商務、企業管理(財務管理)、物流管理、會計、管理科學與工程、技術經濟及管理、農林經濟管理、旅游管理、人文地理、會展經濟管理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研究生 |
||
公共管理 |
行政管理或公共管理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研究生 |
||
法學 |
民商法、知識產權、訴訟法、刑法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研究生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學理論、哲學、法學、思想政治教育、歷史學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研究生 |
|
教師教育學院 |
教育學 |
農村教育或教育政策、課程與教學論(數學、科學等)、學前教育學、教育技術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研究生 |
|
心理學 |
咨詢心理學、醫學心理學、認知神經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研究生 |
||
體育學院 |
體育學 |
民族傳統體育、體育人文學、體育教育訓練學(體操、排球、田徑、游泳、羽毛球等專業專項)、課程與教學論(體育)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或優秀碩士、本科 |
碩士要求具有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本科要求具有國家級運動健將稱號 |
人文學院 |
中國語言文學 |
課程與教學論(語文)、寫作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對外漢語、文藝學、中國語言文學類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或中學高級、中學正高級教師 |
中學高級教師須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 |
新聞學 |
新聞傳播學等相關學科/專業 |
優秀碩士及以上或應用實踐型人才 |
碩士須具有正高級職稱 |
|
歷史學 |
中國史、課程與教學論(歷史)、世界史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研究生 |
||
外國語學院 |
外國語言文學 |
外國語言文學(英語、法語等)、課程與教學論(英語)、俄語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或中學高級、中學正高級教師 |
中學高級教師須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 |
藝術學院 |
音樂學 |
鋼琴、作曲、音樂教育學、音樂學等相關學科/專業 |
優秀碩士及以上 |
碩士須具有正高級職稱;博士須具有副高級及以上職稱 |
美術學 |
國畫、油畫、版畫、書法等相關學科/專業 |
優秀碩士及以上 |
||
設計學 |
景觀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等相關學科/專業 |
優秀碩士及以上 |
碩士須具有副高級及以上職稱 |
|
理學院 |
數學 |
數學與應用數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課程與教學論(數學方向)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研究生 |
|
物理 |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理論物理、課程與教學論(物理方向)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研究生 |
||
信息工程學院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通信與信息系統方向、信號與信息處理方向(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控制工程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研究生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智能信息處理、計算機網絡與控制、計算機軟件與理論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網絡空間安全、農業工程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研究生 |
||
工學院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系統工程、自動檢測設備、飛行器控制制導與仿真、電力系統自動化、電機電器及其控制技術、電力電子技術與電力傳動、高電壓與絕緣技術、新能源技術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研究生 |
|
機械工程 |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方向(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農業機械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環保設備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機器人工程、物流裝備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研究生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材料學(光電功能材料、納米功能材料等)、材料物理與化學(礦物材料、環境材料、功能陶瓷等)、金屬材料工程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研究生 |
要求一作發表SCI一區1篇或SCI二區論文2篇及以上;35周歲以上者要求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
建筑學 |
建筑學、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建筑技術科學、城鄉規劃等相關學科/專業 |
碩士及以上 |
碩士要求具有海外留學經歷或國內雙一流高校建筑專業畢業 |
|
生命科學學院 |
化學 |
化學、課程與教學論(化學)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研究生 |
有海外留學經歷或副高級及以上職稱者優先 |
生態學或生物學 |
生態學、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發酵工程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研究生 |
有海外留學經歷或副高級及以上職稱者優先 |
|
藥學 |
藥學、化學工程、制藥工程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研究生 |
有海外留學經歷或副高級及以上職稱者優先 |
|
水產 |
水產動物病害微生態防控、水產動物免疫學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研究生 |
有海外留學經歷或副高級及以上職稱者優先 |
|
醫學院、護理學院 |
護理 |
老年護理、危重癥護理、精神衛生、人文護理、急救護理、臨床護理、護理教育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研究生 |
|
臨床醫學 |
病理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免疫學、組織胚胎與病理學、生物化學與分析生物學、藥理學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研究生 |
第一學歷為醫學的青年博士優先 |
|
口腔醫學 |
口腔修復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基礎醫學、口腔病理學、正畸學、空腔預防醫學、口腔牙髓病學、牙周病學、牙體牙髓病學、口腔粘膜病學、口腔醫學影像學、口腔種植學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或優秀碩士 |
與湖州師范學院附屬醫院口腔醫院同步引進 |
|
外事處、國際學院 |
/ |
經濟學、社會學等相關學科/專業 |
博士或優秀碩士 |
需具備雙語教學能力,且專業與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等相關,并適時做好外派準備 |
附屬第一醫院(湖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需求計劃
招聘崗位 |
招聘人數 |
學歷要求 |
專業要求(研究方向) |
招聘對象 |
聯系人 |
聯系電話 |
郵箱 |
||
---|---|---|---|---|---|---|---|---|---|
應屆 |
社會 |
不限 |
|||||||
外科醫師1 |
2 |
博士研究生 |
外科學 |
√ |
吳老師 |
0572-2038052 |
hsyfsyy@163.com |
||
外科醫師2 |
2 |
碩研及以上 |
臨床醫學、外科學 |
√ |
|||||
內科醫師1 |
2 |
博士研究生 |
內科學 |
√ |
|||||
內科醫師2 |
5 |
碩研及以上 |
臨床醫學、內科學、神經病學、全科醫學 |
√ |
|||||
急診科醫師 |
2 |
碩研及以上 |
重癥醫學、急診醫學、內科學、外科學、臨床醫學 |
√ |
|||||
麻醉科醫師 |
2 |
碩研及以上 |
麻醉學 |
√ |
|||||
婦科醫師 |
1 |
碩研及以上 |
婦產科學、臨床醫學 |
√ |
|||||
兒科醫師 |
1 |
碩研及以上 |
兒科學、臨床醫學 |
√ |
|||||
皮膚科醫師 |
1 |
碩研及以上 |
皮膚病與性病學 |
√ |
|||||
耳鼻咽喉科醫師 |
1 |
碩研及以上 |
耳鼻咽喉科學 |
√ |
|||||
病理科醫師 |
1 |
碩研及以上 |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
√ |
|||||
放射科醫師 |
1 |
碩研及以上 |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
√ |
|||||
超聲科醫師 |
1 |
碩研及以上 |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
√ |
|||||
藥劑科藥師 |
1 |
碩研及以上 |
藥學、藥理學 |
√ |
|||||
檢驗科技師 |
2 |
碩研及以上 |
臨床檢驗診斷學 |
√ |
|||||
護士 |
2 |
碩研及以上 |
護理學類 |
√ |
|||||
中心實驗室研究實習員 |
2 |
博士研究生 |
腫瘤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藥學、免疫學 |
√ |
備注:附屬醫院引進臨床醫學博士可用學校編制,具體待遇和工作安排由附屬醫院負責。附屬醫院崗位報名請將應聘材料發至郵箱:hsyfsyy@163.com(姓名+應聘崗位+學校+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咨詢電話0572-2038052(吳老師)。
四、引進條件
第一類:頂尖/領軍人才(A類)
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圖靈獎等國際大獎獲得者、海內外院士、國家海外人才計劃、國家“萬人計劃”人才、國家杰青及相當于上述層次等人才。
第二類:學科帶頭人(B類)
B1類:國家“特支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浙江省特聘專家、浙江省“萬人計劃”杰出人才、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浙江省151第一層次人才工程入選者以及海內外具有與此相當學術地位和成就的專家學者。
B2類:
1.年齡一般在50周歲以下,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工作,能夠勝任本學科核心課程和前沿課程的講授任務

2.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且一般應具有博士學位或為碩士生導師,一般應具有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或重點研究機構學習或工作經歷,在相關學科具有較高聲譽以及海內外具有與此相當學術地位和成就的專家學者。
3.近五年內,人文社科類主持國家級項目1項以上或排名第二參與國家級重點項目1項(外語、藝術等部分專業的人才可主持省部級項目2項以上);自然科學類主持國家級項目1項以上(不包括主任基金、專項基金、青年基金和執行期1年的面上小額資助)。
4.近五年內,人文社科類以第一作者發表一級學術期刊論文和一級出版社專著等4篇(部),其中權威級學術期刊論文不少于1篇(外語、藝術類等部分專業人才可為3篇/部,其中一級學術期刊論文不少于1篇);或權威級學術期刊論文2篇;或第一完成人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二等獎以上1項及相當于以上層次的人才;自然科學類以第一作者發表一級學術期刊論文等高水平代表作6篇,其中SCI一區期刊和TOP期刊學術論文不少于1篇或SCI二區不少于2篇;或SCI一區期刊和TOP期刊學術論文不少于2篇;或第一完成人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二等獎以上1項及相當于以上層次的人才;人文社科類和自然科學類也可分別提供近五年內的4和6篇(部)高水平的第一作者代表作,經校外專家鑒定后認為達到學科帶頭人(B2類)水平者。
5.如應聘者為海外學者,具備以下條件之一,可申請學科帶頭人(B2)類別。(1)有海外優秀高校相當于助理教授及以上職位。(2)擁有海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學位,近五年內,人文社科類發表SCI/EI/SSCI/A&HCI收錄和一級期刊的學術論文等高水平代表作4篇(其中SSCI/A&HCI收錄不少于3篇);自然科學類發表SCI二區以上期刊論文不少于6篇(其中SCI一區期刊和TOP期刊學術論文不少于3篇)。
第三類:學科方向負責人(C類)
1.年齡一般在45周歲以下,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工作,能夠勝任本學科核心課程和前沿課程的講授任務。
2.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且一般應具有博士學位。國外一流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內外著名科研機構培養的博士研究生優先。
3.近五年內,人文社科類主持國家級項目1項或省部級重大、重點項目1項或省部級項目2項,自然科學類主持國家級項目1項(不包括主任基金、專項基金、青年基金、執行期1年的面上小額資助)或主持省部級重大、重點項目1項;主持省部級項目1項且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三等獎以上1項(第一完成人)。
4.近五年內,人文社科類以第一作者發表一級學術期刊論文和一級出版社專著等高水平代表作3篇(部),其中權威級學術期刊不少于1篇(外語、藝術類等部分專業人才一級期刊不少于1篇);或權威級學術期刊2篇;自然科學類以第一作者發表一級學術期刊論文等高水平代表作4篇,其中SCI一區期刊和TOP期刊學術論文不少于1篇或SCI二區不少于2篇;或SCI一區和TOP期刊學術論文不少于2篇;人文社科類和自然科學類也可分別提供近五年內的3和4篇(部)高水平的第一作者代表作,經校外專家鑒定后認為達到學科方向負責人(C類)水平者。
5.如應聘者為海外學者,同時具備以下條件,可申請學科方向負責人(C類):(1)一般應在海外高校、科研機構獲得博士學位并有2年以上連續海外科研工作經歷;在國內取得博士學位的,應在海外從事科研工作連續3年以上;(2)近五年內,人文社科類發表SCI/EI/SSCI/A&HCI收錄和一級期刊的學術論文等高水平代表作4篇(其中SSCI/A&HCI收錄不少于2篇);自然科學類發表SCI二區以上期刊論文不少于4篇(其中SCI一區和TOP期刊學術論文不少于2篇)。
第四類:學術骨干(D類)
1.年齡一般在40周歲以下,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工作,能夠勝任本學科核心課程和前沿課程的講授任務。
2.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且一般應具有博士學位。國外一流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內外著名科研機構培養的博士研究生優先。
3.近五年內,主持省部級以上項目2項以上;或主持省部級項目1項且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三等獎以上1項(排名前二)。
4.近五年內,人文社科類以第一作者發表一級學術期刊論文和一級出版社專著等高水平代表作2篇(部),其中外語、藝術等部分專業的人才可為1篇(部);或權威級學術期刊論文1篇;或CSSCI來源期刊、CSCD核心庫來源期刊5篇;自然科學以第一作者發表SCI或一級學術期刊學術論文等高水平代表作3篇,其中SCI一區和TOP期刊論文不少于1篇或SCI二區期刊論文不少于2篇。人文社科類和自然科學類也可分別提供近五年內的2和3篇(部)高水平的第一作者代表作,經校外專家鑒定后認為達到學科方向負責人(D類)水平者。
5.如應聘者為海外學者,同時具備以下條件,可申請學術骨干(D類):(1)一般應在海外高校、科研機構獲得博士學位并有2年以上連續海外科研工作經歷;在國內取得博士學位的,應在海外從事科研工作連續3年以上;(2)近五年內,人文社科類發表SCI/EI/SSCI/A&HCI和一級期刊的學術論文等高水平代表作3篇(其中SSCI/A&HCI收錄不少于1篇);自然科學類發表SCI二區期刊論文不少于4篇(SCI一區或TOP期刊學術論文不少于1篇)。
第五類 優秀博士(E類)
E1類 海內外優秀博士
1.年齡一般在35周歲以下,能夠勝任本學科核心課程的講授任務。
2.具有博士學位,國外一流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內外著名科研機構培養的博士研究生優先。
3.近3年內,人文社科類發表CSSCI來源期刊、CSCD核心庫來源期刊等高水平代表作2篇,或一級期刊1篇或一級出版社學術專著1部;自然科學類發表SCI等一級期刊學術論文2篇或SCI一區1篇或TOP期刊1篇。人文社科類和自然科學類也可提供近五年內的1-2篇(部)高水平的第一作者代表作,經校外專家鑒定后認為達到海內外優秀博士(E1類)水平者。
E2類 特殊學科的優秀博士
1.年齡一般在35周歲以下,能夠勝任本學科核心課程的講授任務。
2.具有特殊學科、專業(藝術學、體育學、新聞傳播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護理學、會計學、旅游管理、思政課、學科課程與教學論等符合學科和專業發展規劃、師資缺口大、國內相應博士點少或因就業需求市場旺盛造成引進難度大的學科、專業)的博士學位,國外一流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內外著名科研機構培養的博士研究生優先。
E3類 博士研究生
年齡一般在35周歲以下,能夠勝任本學科核心課程的講授任務,有穩定的研究方向,主持或作為主要參與者參與過省部級及以上課題,發表過本學科高質量的科研論文,具備做教師的基本素質和科學研究的發展能力。
有特殊業績,經學校認可,A-E類人才均可不受上述條件限制,首聘期內目標任務根據實際另行約定。特殊學科人才的引進條件可適當降低。
應用實踐型人才引進待遇及類型
(一)引進待遇
人才類別 |
購房補貼 |
安家費 |
科研啟動經費 |
|
---|---|---|---|---|
湖州市 |
學校 |
|||
第一層次 |
湖州市各類補貼以湖委發[2020]8號文件為準,補貼申請手續由人才根據湖州市相關文件細則辦理。人才亦可選擇吳興區或南太湖新區相關的人才政策,具體以區文件為準。 |
80-100萬 |
8-10萬 |
15-20萬 |
第二層次 |
60-80萬 |
5-8萬 |
8-12萬 |
|
特殊類別 |
一人一議,不低于“學術骨干D類”,不設上限;根據引進人才現聘職稱,按照現聘職稱的起始崗級聘任。 |
(二)引進對象
第一層次?? 原則上為碩士研究生學歷及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年齡一般在50周歲以下,理論基礎扎實且具有8年以上行業、企業工作經驗。
近五年,主持省級以上重大科研項目或行業內重大影響項目;自然科學類累計主持橫向課題經費300萬元以上或在成果轉化、技術推廣和社會服務方面具有突出能力,成果轉讓經費累計200萬以上及相當于以上層次的人才;人文社科類累計主持由政府部門委托的橫向課題經費80萬以上或政策咨詢報告獲得國家級領導批示且被國家級黨委政府部門采納或推廣運用的人才及相當于以上層次的人才。
第二層次?? 原則上為碩士研究生且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年齡一般在45周歲及以下,理論基礎扎實,具有5年以上行業、企業工作經驗。
近五年,主持省級以上科研項目或行業內有影響項目;自然科學類累計主持橫向課題經費200萬元以上或在成果轉化、技術推廣和社會服務方面具有突出能力,成果轉讓經費累計100萬以上;人文社科類累計主持由政府部門委托的橫向課題經費50萬以上或政策咨詢報告獲得省部級以上主要領導批示且被省部級以上黨委政府部門采納或推廣運用的人才及相當于以上層次的人才。
特殊類別 ??中小學(幼兒園)高級教師、正高級教師;藝術類、工程類、建筑類、護理類等具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南丁格爾獎、325衛生人才工程入選者、省級工藝美術大師、錢江技能大獎、省首席技師等稱號及相當于以上層次的應用實踐型人才。
聯系方式
聯系電話:0572-2321557、0572-2321039(莫老師)
投遞簡歷郵箱:rsczp@zjhu.edu.cn(姓名+學歷/學位+學院+崗位+中國博士人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