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7月7日消息, 武進繼去年首次開展“科技創新推進月”主題活動,以及剛剛舉辦“招商引資攻堅月”活動后,本月推出的科技創新月活動共有八大類50多項,包括平臺建設、產學研對接、科技論壇、人才對接引進、科技金融對接、項目開竣工、科技培訓等,種類和數量都比去年多一倍。
“武進創新資源集聚、轉化和運用能力還不夠,迫切需要提升。”武進區區長臧建中坦言,盡管武進的高新技術企業數、全社會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新增專利授權總量、企業“三站三中心”數量等居全市第一,但與先進地區相比還存在差距,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大中型企業研發支出占比、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均偏低,大部分企業缺乏核心技術。
臧建中表示,一般投資拉動型經濟投入產出比只有1∶2左右,而創新驅動型可超過1∶50,對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有巨大推動作用。(下轉A3版)(上接A1版)瞄準“勇當現代化先行,爭做示范區表率”,對比昆山、江陰、江寧等兄弟縣區,武進惟有向科技創新要速度、要后勁、要空間、要效益。
武進明確,今年的科技創新月活動,重點圍繞武進高新區“二次創業”和西太湖科技產業園建設發力,全力推進創新型科技園區建設。以7月17日為時間節點,上半月主要圍繞人才引進、產學研對接交流、重大項目開工運營等展開;下半月主要圍繞LED、石墨烯等重點產業,以邀請武進籍人才、產業論壇、產業聯盟等形式,成立一批“千人計劃”產業園和創業基金。
武進14個鄉鎮本月也將各自安排科技創新推進活動。(周棟馬浩劍)
又訊通過此前為期1個半月的“招商引資攻堅月”活動,武進上半年完成工商注冊外資7.9億美元,完成年計劃指標56%,同比增長54.9%。
截至上月底,武進新引進總投資超5億美元項目3個,分別是瑞聲光學、福隆醫用材料和順風光電投資公司。
西太湖科技產業園、綠建區等重點園區,在引進新型外資業態上也取得實質性突破。其中,中以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的孵化器內,滕氏醫療器械等4家外資企業已進入運營階段。與傳統的外資企業前來選址設廠不同,這4家企業采取的是“管理外包”新模式,企業從注冊到投入運營,都由孵化器的管理團隊來完成。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