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座城市而言,人才是興業之本,強市之要。尤其在新常態下,實現由要素、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人才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廈門火炬高新區圍繞人才帶動戰略,先行先試,大膽實踐,以創新驅動打造人才高地,形成人才引領、創新驅動、全面開放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實現了從“筑巢引鳳”到“集鳳筑巢”的蛻變。
高端人才加速集聚,創新激情充分釋放。截至目前,廈門火炬高新區累計吸引各類人才項目186個,高層次創業人才項目落戶數量居廈門市首位,真正實現了引進一個高端項目,帶來一個領軍人才,帶起一個創新團隊,帶動一個新興產業,形成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出臺政策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每年專門安排專項資金鼓勵企業引才育才、統一建設或管理人才房,試點人才房租賃優惠政策,允許人才認定主體參與到人才房建設的設計、裝修等環節……這些極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即將在廈門火炬高新區實施。最近,廈門火炬高新區正在著手研究創新一系列人才政策,依托園區的重點企業、骨干企業、新引進的重大項目或平臺,開展特殊人才政策試點,進一步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合力打造人才高地。
與此同時,廈門火炬高新區正在配合研究制定擬在園區試行的《廈門市在重點支持區域和重點支持產業試行人才特殊政策的暫行辦法》,推進廈門市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試驗和政策創新。自2014年6月1日起,廈門火炬高新區施行新修訂的《廈門經濟特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條例》,在科技金融、創新平臺建設、創新創業扶持、人才引進等方面進行修改完善。根據《條例》,廈門火炬高新區將為園區企業提供更為全面的服務,包括設立創業投資引導資金和基金,設立科技型企業孵化器和加速器,鼓勵企業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廈門火炬高新區通過制定能吸引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緊缺急需人才的優惠政策,發揮政策對園區人才的導向作用和激勵作用,加大產業引才、聚才力度,更好地形成人才磁場,實現人才集聚。
截至目前,廈門火炬高新區累計吸引了近500位海外留學人員進入園區創業,成為廈門市吸引海外人才的重要基地,成為國家、福建省、廈門市人才項目申報對接工作的重要載體。此外,廈門火炬高新區共有39名廈門市重點產業緊缺人才,占廈門市的57%。
依托項目實施精細化引才
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訊設備、電力電器、移動互聯網、集成電路、LED……廈門火炬高新區將這些重要產業確定為招才引智的基礎,圍繞產業基礎和落戶項目,實施精細化引才。依托廈門清華紫光集成電路產業園、日本電氣硝子液晶基板玻璃、天馬微電子二期等項目簽約落地,吸引一批高精尖人才到園區創新創業。截至目前,廈門火炬高新區共吸引廈門市“雙百計劃”創新類海外高層次人才10名、領軍型創業人才61名、青年創新創業人才14名、臺灣特聘專家5名。
人才最關心的是找到發揮才能的“著力點”,產業鏈、項目源及創新創業平臺就是極具吸引力的“著力點”。廈門火炬高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同安基地、廈門科技創新園研發中心、廈門軟件園(三期)、廈門清華紫光集成電路產業園等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范區已完成立項批復,ABB 廈門工業中心已于1月動工建設。目前,廈門火炬高新區已擁有國家對臺科技合作與交流基地、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3個國家級孵化器等多個國家級創新創業基地平臺。
國內首個大數據研究實驗室落戶中央“千人計劃”創業人才黃劍創辦的賽凡信息科技(廈門)有限公司,將進一步推動廈門市以大數據為重要方向的軟件產業發展;福建省“百人計劃”創業人才趙建輝創辦的瀚天天成公司成為中國首家提供商業化6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的生產商……在創新創業平臺的推動下,廈門火炬高新區自主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并快速轉化。
由企業來認定評價人才
過去,人才的界定權基本都掌握在政府職能部門手中,并通過學歷、論文、職稱等要素來統一界定什么樣的人是人才,然后再賦予其相應的特殊待遇。而作為用人主體的企業,對于人才的認定和評價沒有多少話語權。有時會出現政府引進的人才放到當地重要企業卻難擔重任,而企業器重的實用人才卻又得不到職能部門認可等現象。
企業創新和發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企業自己最清楚。廈門火炬高新區正在探索將認定評價人才的權力“授權”給企業,計劃3年內從園區重點企業、骨干企業、新引進的重大平臺或項目,以及其他企業中評審出200家人才認定主體,并建立人才認定主體數據庫。3年后根據實際需要逐年調整人才認定主體數。各人才認定主體建立完善的人才認定制度,遵照一定的基本條件自行認定人才。不久后,廈門火炬高新區將更好地建立起企業認定人才工作體系和服務體系,涵蓋人才培訓、考核、評價、使用、待遇等多個關鍵環節,有利于企業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放開企業對人才的認定和評價,是一種人才體制機制的創新,打破了完全由政府主導人才評價格局,把主導權下放給市場主體——企業,讓企業以是否‘有用、能用、實用’來界定和選定其最需要的人才,使人才評價更貼近企業生產實際,真正達到‘量體裁衣’的效果。”廈門火炬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高端人才加速集聚,創新激情充分釋放。截至目前,廈門火炬高新區累計吸引各類人才項目186個,高層次創業人才項目落戶數量居廈門市首位,真正實現了引進一個高端項目,帶來一個領軍人才,帶起一個創新團隊,帶動一個新興產業,形成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出臺政策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每年專門安排專項資金鼓勵企業引才育才、統一建設或管理人才房,試點人才房租賃優惠政策,允許人才認定主體參與到人才房建設的設計、裝修等環節……這些極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即將在廈門火炬高新區實施。最近,廈門火炬高新區正在著手研究創新一系列人才政策,依托園區的重點企業、骨干企業、新引進的重大項目或平臺,開展特殊人才政策試點,進一步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合力打造人才高地。
與此同時,廈門火炬高新區正在配合研究制定擬在園區試行的《廈門市在重點支持區域和重點支持產業試行人才特殊政策的暫行辦法》,推進廈門市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試驗和政策創新。自2014年6月1日起,廈門火炬高新區施行新修訂的《廈門經濟特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條例》,在科技金融、創新平臺建設、創新創業扶持、人才引進等方面進行修改完善。根據《條例》,廈門火炬高新區將為園區企業提供更為全面的服務,包括設立創業投資引導資金和基金,設立科技型企業孵化器和加速器,鼓勵企業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廈門火炬高新區通過制定能吸引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緊缺急需人才的優惠政策,發揮政策對園區人才的導向作用和激勵作用,加大產業引才、聚才力度,更好地形成人才磁場,實現人才集聚。
截至目前,廈門火炬高新區累計吸引了近500位海外留學人員進入園區創業,成為廈門市吸引海外人才的重要基地,成為國家、福建省、廈門市人才項目申報對接工作的重要載體。此外,廈門火炬高新區共有39名廈門市重點產業緊缺人才,占廈門市的57%。
依托項目實施精細化引才
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訊設備、電力電器、移動互聯網、集成電路、LED……廈門火炬高新區將這些重要產業確定為招才引智的基礎,圍繞產業基礎和落戶項目,實施精細化引才。依托廈門清華紫光集成電路產業園、日本電氣硝子液晶基板玻璃、天馬微電子二期等項目簽約落地,吸引一批高精尖人才到園區創新創業。截至目前,廈門火炬高新區共吸引廈門市“雙百計劃”創新類海外高層次人才10名、領軍型創業人才61名、青年創新創業人才14名、臺灣特聘專家5名。
人才最關心的是找到發揮才能的“著力點”,產業鏈、項目源及創新創業平臺就是極具吸引力的“著力點”。廈門火炬高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同安基地、廈門科技創新園研發中心、廈門軟件園(三期)、廈門清華紫光集成電路產業園等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范區已完成立項批復,ABB 廈門工業中心已于1月動工建設。目前,廈門火炬高新區已擁有國家對臺科技合作與交流基地、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3個國家級孵化器等多個國家級創新創業基地平臺。
國內首個大數據研究實驗室落戶中央“千人計劃”創業人才黃劍創辦的賽凡信息科技(廈門)有限公司,將進一步推動廈門市以大數據為重要方向的軟件產業發展;福建省“百人計劃”創業人才趙建輝創辦的瀚天天成公司成為中國首家提供商業化6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的生產商……在創新創業平臺的推動下,廈門火炬高新區自主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并快速轉化。
由企業來認定評價人才
過去,人才的界定權基本都掌握在政府職能部門手中,并通過學歷、論文、職稱等要素來統一界定什么樣的人是人才,然后再賦予其相應的特殊待遇。而作為用人主體的企業,對于人才的認定和評價沒有多少話語權。有時會出現政府引進的人才放到當地重要企業卻難擔重任,而企業器重的實用人才卻又得不到職能部門認可等現象。
企業創新和發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企業自己最清楚。廈門火炬高新區正在探索將認定評價人才的權力“授權”給企業,計劃3年內從園區重點企業、骨干企業、新引進的重大平臺或項目,以及其他企業中評審出200家人才認定主體,并建立人才認定主體數據庫。3年后根據實際需要逐年調整人才認定主體數。各人才認定主體建立完善的人才認定制度,遵照一定的基本條件自行認定人才。不久后,廈門火炬高新區將更好地建立起企業認定人才工作體系和服務體系,涵蓋人才培訓、考核、評價、使用、待遇等多個關鍵環節,有利于企業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放開企業對人才的認定和評價,是一種人才體制機制的創新,打破了完全由政府主導人才評價格局,把主導權下放給市場主體——企業,讓企業以是否‘有用、能用、實用’來界定和選定其最需要的人才,使人才評價更貼近企業生產實際,真正達到‘量體裁衣’的效果。”廈門火炬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