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室介紹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骨科區域臨床醫療中心、江蘇省臨床重點學科、江蘇省十大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江蘇省骨科質控中心主任單位等。現為南京大學醫學院、南京醫科大學、江蘇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徐州醫科大學博碩士點。學科成立包括“南京大學脊柱外科研究所”、與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成立的“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脊柱側凸聯合研究中心”等。目前編制床位288張,年門診量31.7萬,年手術8200余臺(其中脊柱矯形手術1300余臺),內設脊柱外科、創傷骨科、小兒骨科、骨腫瘤、手足外科和代謝性骨病中心。
在國際影響力方面,單中心脊柱矯形手術全世界第一,作為中國大陸唯一單位參與4項國際多中心研究,參編2本國際頂尖教科書《Textbook of Spine Surgery》和《Chapman's Comprehensive Orthopaedic Surgery》。
脊柱外科先后2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主編三本國內首部領域內專著《脊柱脊髓畸形影像學與臨床》、《強直性脊柱炎脊柱關節畸形的外科治療》和《兒童脊柱外科學(上、下冊)》。主持科技部重點研發和支撐項目、國自然國際合作項目等;創傷外科為南京市創傷中心,承擔蘇北、安徽等地創傷救治;有獨立的骨科研究室,配備有專職研究人員。
二、學科主要研究方向
1. 發育性脊柱畸形的病因學研究:遺傳學、肌肉-骨骼交互作用、線粒體代謝、腸道菌群調控維生素D代謝等方向;
2. 退變性脊柱疾病的發病機制及治療:炎癥、內環境、代謝、生物材料修復等方向;
3. 傷口愈合等作用機制的研究;
4. 人工智能在脊柱領域的應用;
5. 強直性脊柱炎成骨異常的作用及機制研究;
6. DISH病異位骨化與骨代謝等方向。
三、博士后導師介紹
01邱勇 教授
骨科行政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方向:脊柱畸形
Email: scoliosis2002@sina.com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名譽教授,法國國家外科科學院院士。國際脊柱學會中國區主席,國際脊柱側凸研究會(SRS)會員,中國康復醫學會脊柱脊髓專委會主委,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第四屆委員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常務委員等職位。擔任《European Spine Journal》(歐洲脊柱外科)雜志編委、《Spine》脊柱(中文)雜志副主編、《BMC Musculoskeletal》雜志編委、《Asian Spine Journal》(亞洲脊柱雜志)編委、《中華骨科雜志》副總編、《中國脊柱脊髓雜志》副主編等。
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共發表SCI論文199篇,中文文章157篇,其中中華系列雜志77篇;參編專著49部,主編國內首部兒童脊柱外科學專著《兒童脊柱外科學(上、下冊)》。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中華醫學科技獎1項,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獎5項,市級科技進步獎6項,江蘇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獎11項。先后榮獲“中國醫師獎”,“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先進衛生工作者”等稱號。
02朱澤章 教授
骨科執行主任,脊柱側凸研究所所長,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方向:發育性脊柱畸形的病因學研究、退變性脊柱疾病的發病機制及治療
Email:zhuzezhang@126.com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脊柱矯形雙頭釘主要發明人,脊柱畸形序貫矯形理論創立者。曾獲全國首屆十佳中青年骨科醫師,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突出貢獻獎,江蘇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第一批江蘇“衛生拔尖人才”等。
現任中國醫師協會脊柱畸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脊柱畸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預防醫學會脊柱疾病預防與控制專委會脊柱畸形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顯微神經、脊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醫學會骨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南京醫學會骨科分會候任主任委員等。
代表性論著先后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Human Molecular Genetics》、《ACS Nano》、《The 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等。現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110余篇,中文核心論文近200篇。參編參譯專著17部,其中主譯5部,主編3部,包括2021年主編國內首部兒童脊柱外科學專著《兒童脊柱外科學(上、下冊)》。擁有專利7項。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3),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第1),中華醫學科技二等獎(第1),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第1)等。
03錢邦平 教授
骨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方向:強直性脊柱炎脊柱畸形矯形的外科治療,頸椎疾病的外科治療
Email: qianbangping@163.com
“十三五”江蘇省醫學重點人才,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
國際脊柱側凸研究會(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歐洲脊柱外科協會(The Spine Society of Europe)、北美脊柱外科協會(The North American Spine Society)、國際脊髓損傷學會(International Spinal Cord Society)、頸椎研究協會(Cervical Spine Research Society)會員、AOSpine 國際脊柱協會中國區理事。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脊柱外科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脊柱運動創傷專業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老年脊柱外科工作組委員、中國骨科菁英會副主席、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脊柱畸形學組副組長、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脊柱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長期從事強直性脊柱炎的基礎及臨床研究;頸椎后凸畸形矢狀面重建的臨床研究;頸椎退變性疾病的臨床研究。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41篇,國內核心期刊論文57篇。參編、譯專著6部,獲得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市級各項獎勵19項。承擔過或正在承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在內的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10項,其中已結題8項,在研2項。
04陳一心 教授
骨科行政副主任,創傷骨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方向:骨折、骨不連、骨感染
Email: chenyixin93@126.com
入選江蘇省第一批“衛生拔尖人才”、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六大人才高峰、南京市第一層次人才。
曾經擔任中國矯形外科雜志基礎(實驗)與組織工程主編、中國矯形外科雜志編委、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編委、江蘇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生物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醫學會骨科學分會手外科學及足踝外科學組委員、中國康復輔助器具協會肢體功能重建與外固定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現任江蘇省醫師協會創傷學組副組長、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康復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實用骨科雜志特約審稿人。
主持過1項國家級課題、3項省級課題、4項市級課題,發表SCI論文30篇,獲國家發明專利4項。已培養博士6名,碩士29名。
長期從事骨折的診斷和治療,尤其擅長于骨折的微創治療,能最大限度地減輕患者痛苦,相關微創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自行設計的鎖定鋼板外置技術,能有效替代外固定支架治療開放性骨折,顯著改善了患者生活質量。對骨感染、感染性骨不連、大段骨缺損進行了深入廣泛的研究。創造性地采用誘導膜技術,成功治療了大量骨感染、骨缺損患者,有3年以上完整隨訪記錄的骨感染患者已達203例,治愈率達95%以上。目前帶領的醫療組年手術量1200余臺,年門診量5000余人次。
05孫旭 教授
骨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方向:脊柱退變性疾病相關研究
Email: drsunxu@163.com
2015年入選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選拔培養對象;2017年獲選江蘇省科教興衛工程青年人才,2022年入選江蘇省第六期“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
擔任國際脊柱側凸研究學會(SRS)會員;國際腰椎外科研究學會(ISSLS)會員;白求恩精神研究會矯形分會副會長;中國骨科菁英會脊柱外科學組會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胸腰椎學組、脊柱微創學組委員;江蘇省醫學會骨質疏松與骨礦鹽疾病分會骨折學組副組長、骨科分會微創學組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脊柱脊髓專業委員會青委委員、脊柱感染學組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骨傷康復專委會第一屆脊柱畸形學組副組長;醫促會脊柱側凸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脊柱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等。
長期從事脊柱畸形病因學研究、腰椎退變性疾病發病機理和組織修復、腰椎微創治療技術研究。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身份共發表SCI論文40篇,中華牌中文雜志25篇。參編、譯專著10部(其中副主編3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青年項目和省市級課題多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江蘇省新技術引進二等獎(2019)和南京市新技術引進獎特等獎(2017)、二等獎(2021)各1項。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9)、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8、2022)、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科技進步二等獎(2016)、江蘇省醫學科技進步一等獎(2015)、中華醫學科技進步二等獎(2016)和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12)等獎項。
06劉臻 教授
骨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方向:脊柱畸形的診斷與治療
Email: drliuzhen@163.com
2017年入選十三五南京市衛生青年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人才,2022年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
國際脊柱側凸研究會(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SRS)會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脊柱學組青年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創新與轉化學組青年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脊柱脊髓專業委員會第二屆畸形學組委員;中國骨科菁英會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脊柱創傷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促進會脊柱側凸研究分會兒童脊柱畸形學組組員;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脊髓損傷康復專業委員會;國際脊髓協會中國脊髓損傷協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肢殘康復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委員。
長期聚焦于退變性脊柱畸形、青少年特發性脊柱畸形的病因學、臨床治療策略,目前以第一作者(共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35篇,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論文18篇,參編、譯專著8部(其中副主編2部),獲發明專利與實用新型專利 5項。主持科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YVES Cotrel 基金會和AOspine國際課題2項,及省部、市級課題7項。研究成果獲教育部進步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二等獎,江蘇省醫學科技一等獎等國家級、省部級獎項7項,2022年獲國際脊柱側凸研究會Thomas E. Whitecloud獎。四、2024年度全職博士后招聘計劃
01招收條件
1. 專業方向:骨外科學、基礎醫學、發育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或者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組織工程學、材料學等專業;
2. 年齡不超過35周歲,特別優秀者可適當放寬;
3. 進站時科研要求要求至少有1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收錄的雜志上發表或被正式接受的論文;
4. 在國外從事兩年以上實驗室研究者優先考慮。
02招收類型
博士后招聘崗位有兩類,包括科研博士后和臨床博士后。
科研博士后主要從事相關學科的基礎研究或臨床研究工作。臨床博士后須同時參加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03福利待遇
1.基本福利待遇:在站期間基礎薪酬20-40萬元,依據取得科研成果進行動態薪酬調整;繳納五險一金,并辦理常住戶口落戶手續;醫院為博士后研究人員提供公寓住房或給予住房補貼3000元/月。
2.人才疊加待遇:入選各類博士后人才計劃者按規定享有政府資助及醫院配套支持。
3.科研支持:積極支持博士后申報國家、省、市各級各類科研基金資助,博士后合作導師提供充足的科研經費支持。
4.科研成果獎勵:享受醫院職工同等科研獎勵
5.專業技術職稱:符合相應專業技術職稱申報條件的,可以申報相應的專業技術職稱。
6.擇優留院:在期間工作優秀的博士后優先留院。
04咨詢方式
聯系人:姜老師
聯系電話:025-68182815
郵箱:njglyybsh@163.com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WTcVR1VQyWzmmFdXsklAQ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