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博士后招收 > 高校博士后招收 > 中國農業大學咼于明教授/胡永飛教授團隊2022年4月博士后招收信息

關注微信

中國農業大學咼于明教授/胡永飛教授團隊2022年4月博士后招收信息

時間:2022-04-15來源:中國博士人才網 作者:佚名

一、情況介紹

團隊依托于動物營養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大學畜牧學一流學科(A+),聚焦家禽營養與飼料生物技術,開展營養與免疫、腸道健康、家禽微生物組、新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開發、動態營養與精準營養供給技術等基礎前沿性研究工作。

合作導師咼于明教授: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動物科技學院院長,校國家級創新團隊首席,博士生導師。詳見

http://cast1.cau.edu.cnhttp://www.cau.edu.cn/art/2015/8/10/art_19127_389767.html

二、崗位職責

1.開展家禽消化道微生物、免疫營養、精準營養供給技術等相關課題研究;獨立承擔研究工作,撰寫科研論文、產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2.積極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博士后基金,并參與科研基金和科研項目的申請撰寫;

3.協助進行研究生培養工作。

三、申請條件

1.為人誠實守信、工作認真負責,具有團隊協調和合作精神;

2.年齡35周歲以下,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2年;應屆博士畢業生可提前申報,未獲得學位但符合答辯要求的博士畢業生也可申報,在獲得學位后可進站工作。

3.具有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信息學、動物免疫學、計算機科學或相關交叉學科研究背景;

4.具有良好的英文聽說讀寫能力,以第一作者發表過高水平科研論文;

5.符合中國農業大學博士后進站條件和要求。

四、崗位類別與待遇

(二)崗位待遇

1.職稱認定:進站后,可申報認定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滿足學校相關條件,可申報認定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2.配套資助:國家資助期內的國家項目博士后人才計劃入選者除享受國家支持經費外,還可疊加獲得學校資助10萬元/年。

3.科研獎勵:享受學校規定的教職工科研獎勵政策。

4.出國交流:除國際交流派出項目外,鼓勵在站博士后到境外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學術出訪或學術交流。

5.表彰獎勵:設立學校“優秀博士后”獎項,鼓勵在學術研究、科技創新、工程實踐和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優秀博士后。

6.在京落戶:博士后進站可將戶口遷入海淀區東西校區,出站符合北京落戶條件的,可解決本人、配偶及子女在京落戶等。

7.公寓分配:學校優先向入選“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等博士后人才計劃的博士后提供公寓。

8.購房資格:在站期間,可按北京市相關政策參與共有產權房等保障性住房申請及購買商品房。

9.五險一金:學校按國家和北京市有關規定為博士后人員參加北京市社會保險,繳存住房公積金。

10.其他待遇:享受在編教師同等培訓機會,在工會福利及子女入園入學等享受與教職工同等福利待遇。

五、應聘程序

有意者請將申請材料以電子郵件方式同時發送至:guoyum@cau.edu.cn,并注明“博士后申請 ”。申請材料包括:

1.個人簡歷和已發表論文首頁。

2.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即將博士畢業的候選人提供相關說明)。

3.兩名專家推薦人姓名及聯系方式(電話和電子郵件地址)。

4.初步工作設想及未來職業規劃。

4.其他能證明本人能力、水平的相關資料。

六、有關說明

團隊自本啟事發布之日起受理申請材料,對申請者進行資格審查,資格審查未通過者,恕不另行通知,應聘材料將予以嚴格保密。此招聘長期有效,招到合適人選為止。

關于中國農業大學博士后

中國農業大學是農業類高校排頭兵,農業科學進入ESI,學校擁有一流的高層次人才隊伍和科研平臺條件,竭力為博士后提供一流工作條件和豐厚薪酬待遇。

Ø“三統一”全方位服務保障。以上博士后在本學科領域的高水平SCI、SSCI、CSSCI以上博士后進入全國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超35%博士后出站后留校工作。

了解更多請參見:讓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這所985高校,吹響引才號角!(https://mp.weixin.qq.com/s/Vu_g8mQ3IIi_hU5-LcDz6g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www.cau.edu.cn/art/2022/4/6/art_10353_852175.html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