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是從事生物技術創新推動工業領域生態發展的科研機構。肩負著建立我國工業生物技術創新體系、促進工業綠色升級的歷史使命,圍繞“以可再生碳資源替代化石資源、以清潔生物加工方式替代傳統化學加工方式、以現代生物技術提升產業水平”三大戰略主題,重點開展“工業蛋白質科學與生物催化工程、合成生物學與微生物制造工程、生物系統與生物工藝工程”三個領域方向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 面向天津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由中國科學院與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天津工業生物所牽頭建設“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National Center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for Synthetic Biology),定位于實現從合成生物科學到合成生物技術的轉化,促進合成生物科技成果產業化。中心以建成專業化、開放共享的國家科技平臺為建設目標,形成合成生物技術創新的大聯合、大協同、大網絡,打造我國合成生物領域戰略科技力量,為國家產業技術變革與國際競爭提供戰略支撐。中心將凝聚百余個創新創業團隊,科技人員總量規模逾千人,成為我國生物技術人才匯聚的高地、合成生物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重大引擎。 根據研究所創新發展和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建設需要,誠邀海內外優秀人才加入,共同為工業生物產業的發展而奮斗! 一、招聘部門簡介 結構生物學平臺實驗室是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的主要技術平臺之一,主要針對生物催化和合成生物學領域中的關鍵酶,使用X射線晶體衍射和冷凍電鏡等方法,開展大分子蛋白質的結構及功能相關基礎、應用研究及服務。 二、招聘崗位 1、特別研究助理(博士后)2名,從事蛋白質結構生物學及結構功能相關技術研發。 2、技術助理2名,從事蛋白質表達制備、純化、結構功能相關研究、儀器設備管理、實驗技術開發及所內外服務。 三、應聘條件 (一)特別研究助理(博士后) 1. 具有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 2. 具有優秀的中英文寫作能力,在國際主要期刊上發表過有影響力的研究論文,有膜蛋白表達純化、電鏡制樣、結構解析等經驗者優先考慮; 3. 熱愛科研、吃苦耐勞,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良好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思維活躍,學風嚴謹。 (二)技術助理 1. 具有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等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位; 2. 熱愛科研、吃苦耐勞,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良好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思維活躍,學風嚴謹。 注:所學學科專業不在選定的參考目錄中,但與崗位所要求的學科專業類同的招聘人員,可以主動聯系招聘單位確認報名資格。 四、崗位待遇 (一)特別研究助理(博士后) 1. 年薪最高可達研究所副研究員標準,優秀者可一事一議; 2. 按照研究所規定足額繳納社保和住房公積金; 3. 享受天津市博士后來(留)津專項生活補助; 4. 享受濱海新區在站博士后生活補貼; 5. 符合條件者推薦申報2022年度“全國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給予每人兩年63萬元的資助,其中40萬元為博士后日常經費,20萬元為博士后科學基金,3萬元為國際交流經費; 6. 符合條件者推薦申報2022年度“全國博士后國際交流合作計劃”,入選者給予每人兩年60萬元的資助,并自動入選中國科學院特別研究助理項目; 7. 符合條件者推薦申報中國科學院特別研究助理項目,入選后獲資助60萬; 8. 優秀者推薦申報研究所特別博士后計劃在內的各類型博士后項目,入選者可獲得不少于100萬元經費支持; 9.博士后出站優秀者可留所工作,享受天津市和濱海新區安家補助; 10.解決本人及新生子女落入研究所集體戶口。 備注:上述3、4、9項可同時享受,上述5、6、7、8項可同時申報。 (二)技術助理 1. 按照國家、中科院及研究所有關規定,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 2. 按照研究所規定足額繳納社保和住房公積金; 3. 享受濱海新區人才服務。具有博士學位,符合申領條件者,享受天津市博士補貼15-20萬元; 4. 解決本人及新生子女落入研究所集體戶口; 5. 對科技成果轉化做出貢獻的,根據研究所制度給予額外獎勵; 6. 完善的職業發展體系和培訓體系,提供到海外名校訪問、深造等機會,享受健康體檢、帶薪年假等福利。 五、應聘方式 1. 應聘者請填寫中國科學院天津生物技術研究所崗位申請表(見附件)以附件形式發送至liu_wd@tib.cas.cn,同時抄送至tib_zp@tib.cas.cn。郵件名稱為“結構生物學平臺實驗室+崗位名稱+姓名”。 2. 初選合格者,將電話或e-mail通知面試。 3. 報名截止時間:直到崗位人員招滿為止。 |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