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智能社會治理研究院簡介
為貫徹黨中央的總體部署,在中央網信辦、科技部等有關部委推動下,清華大學智能社會治理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于2019年11月正式批準成立。研究院致力于發揮清華大學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面向未來的智能社會,采用社會實驗等循證研究范式,研究人工智能等顛覆性技術的綜合社會影響和社會適應性問題,力爭在智能社會治理領域的若干關鍵科學問題上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性成果,培養一批未來智能社會治理研究人才,為構建有“有人文溫度”的智能社會、探索智能社會治理中國之路提供思想、理論、技術標準規范和政策咨詢意見,努力打造成多學科交叉融合的人工智能綜合社會影響國際頂尖智庫型研究機構。
研究院承擔多個國家專項政策行動的總體專家組辦公室和全國標準化組織秘書處職能,在學術研究、咨政建言、標準化、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為國家相關政策部署做出了突出貢獻。
合作導師
蘇竣
清華大學智能社會治理研究院院長、智庫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學術帶頭人,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近年來,蘇竣教授聚焦智能社會治理與人工智能社會實驗領域,開展了系列學術研究,為黨和國家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建議。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項目、重點項目、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等多項國家重要研究項目。
一、招聘要求
招聘數量:2人
年齡要求:35歲以下
學位要求:博士
所需專業:管理學(科技政策與科技管理、公共管理、經濟管理、社會管理等方向)、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專業;信息技術方向專業。
擬從事研究內容或研究計劃:
在合作導師的指導下,開展智能社會治理領域研究:聚焦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帶來的社會性影響及治理挑戰,采用社會實驗等循證方法,面向城市管理、社區治理、能源環境、教育、衛生健康、養老、鄉村振興、金融、網絡游戲與賽博空間等領域,開展戰略政策、公共治理、技術治理、倫理規范、治理標準等方面研究,深化人工智能社會實驗的基礎理論方法體系研究,推進智能社會治理標準化研究。
作為骨干成員參與國家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項目、面上項目以及相關中央交辦和省部級研究項目。
以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和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為依托,開展人工智能社會實驗和智能社會治理研究工作。
參與全國智能技術社會化應用與評估基礎標準化相關研究工作。
任職要求:
1、具有博士學位和學歷,品學兼優,身心健康,年齡在35歲以下(不含35歲);
2、獲博士學位年限一般不超過三年;必須保證錄用后全時從事博士后研究,不掛職、兼職;如屬在職人員,經錄用入站后人事關系須轉入我校;
3、具有較強的定量或定性研究能力,能夠熟練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
4、具有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較強的研究創新能力和課題組織能力;
5、發表過高質量的中英文學術論文;具有較高的英語水平,能夠從事英文論文寫作;
6、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具有很強的責任心和團隊合作意識,遵守職業道德、法律法規和學校相關制度;
7、有完整的社會實驗和實驗性研究經歷者優先;
8、能接受經常性京外調研和研究任務者優先(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和東北地區一線城市);
9、有標準化研究和工作經歷者優先;
10、優秀者可推薦參加清華大學“水木學者”遴選(https://postdoctor.tsinghua.edu.cn/thu/index.htm);
11、不招收企業博士后。
二、申請材料遞交程序
1、請將個人學術簡歷(見附件)、已發表的有代表性的論文發送到:zhangbinthu@tsinghua.edu.cn,郵件主題和代表作壓縮文件同時命名為“本人姓名+博士后應聘+合作導師 ”。
2、本批次招聘截止日期為
三、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聯系人:張老師
聯系郵箱:zhangbinthu@tsinghua.edu.cn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