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廣西民族大學東盟學院/中國—東盟區域國別研究院事業發展需要,現面向國內外公開招聘一批高層次人才,具體信息如下:
一、廣西民族大學簡介
廣西民族大學地處廣西首府南寧市,有相思湖、思源湖和武鳴三個校區,占地面積約3600畝。校園環境幽美靜謐,人文氛圍深厚濃郁,具有鮮明的壯鄉民族特色和東南亞異域風情,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曾入選《環球人文地理》中國九所最富有詩情畫意的大學之一。廣西民族大學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學校砥礪出“厚德博學、和而不同”的校訓,為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進步,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和共同繁榮發展,服務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作出了積極貢獻,贏得了良好的學術聲譽和社會聲望。學校辦學基礎穩步夯實,人才培養體系完整,現有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民族學)和2個博士后流動站科研基地;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民族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化學工程與技術、科學技術史),1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碩士專業專業學位授權類別、87個全日制普通本科專業。
廣西民族大學詳細介紹請參見:
http://www.gxmzu.edu.cn/xxgk1/xxgk1.htm
二、廣西民族大學東盟學院/中國—東盟區域國別研究院簡介
廣西民族大學東盟學院是2010年3月在時任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馬飚主席的親自關懷和指導下正式成立的。學院的歷史可追溯至1995年設立的廣西民族學院東南亞研究所,2004年更名為中國—東盟研究中心,2022年更名為中國—東盟區域國別研究院。中國—東盟區域國別研究院與東盟學院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運作模式。原外交部長李肇星擔任學院首任名譽院長,教育部人文社科委員會委員兼國際問題研究學部召集人、中國東南亞學會會長、廈門大學特聘教授、廣西民族大學八桂學者莊國土兼任學院首任學術院長。
東盟學院的設立,是為了適應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需要,服務國家戰略,積極開展東盟學術研究和政策及信息咨詢服務,推進廣西及我國與東盟國家的國際交流以及民族地區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培養面向東盟社會經濟各領域的國際化專門人才,發揮廣西在國家面向東盟開放的前沿和窗口作用。東盟學院定位于學術研究型政府培育學院,發展目標是致力于建構學術理念、創設學術流派、追求學術個性、打造學術品牌、培養學術隊伍,建設成為學科綜合、管理先進、水平一流、富于活力并可持續發展的集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國際交流、政策咨詢和信息服務為一體的國家級東盟研究基地,以學術服務于國家和社會,為中國—東盟關系的全面發展、為中國東盟學國際地位與影響力的提升做出貢獻。
廣西民族大學東盟學院詳細介紹請參見:
https://dongmengxueyuan.gxmzu.edu.cn/xygk/xyjj.htm
三、招聘崗位
崗位表(請點擊鏈接查看詳情)
博士后招聘詳情請參見:
https://rsc.gxmzu.edu.cn/info/1456/3774.htm
專任教師(序號2-5)招聘詳情請參見:
https://rsc.gxmzu.edu.cn/info/1296/7685.htm
以上招聘可聯系:
廣西民族大學東盟學院/中國—東盟區域國別研究院人事秘書
蒙老師,0771-3267011,dongmeng@gxun.edu.cn
亦可直接垂詢:
廣西民族大學東盟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
廣西民族大學中國—東盟區域國別研究院院長
葉興藝,0771-3267186,yexingyi@qq.com
廣西民族大學東盟學院/中國—東盟區域國別研究院正站在發展的新歷史起點上,期待著國內外才俊的加盟,共同服務于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和壯美廣西建設。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dongmengxueyuan.gxmzu.edu.cn/info/1041/59746.htm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