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簡介
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是復旦大學十三五期間成立的第一家新型實體科研機構,也是國內最早成立的腦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機構之一。研究院以復旦大學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生物學、信息學、臨床醫學等多學科綜合優勢為基礎,以計算神經科學為橋梁,集聚國內外優勢創新資源,開展大腦機制解析、類腦智能算法、腦疾病智能診療、智能技術與應用等原創性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
研究院師資力量雄厚,跨學科特色明顯,國際化氛圍濃厚。現有教職工120余名,其中擁有海外留學背景的青年研究人員20余名,全職外籍研究人員14名。2018年以來,有11人次入選全球高被引學科學家、全球前2%神經科學領域頂尖科學家、中國高被引學者以及洪堡研究獎等榮譽。同時,研究院構建國際化的“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方向碩博研究生貫通培養體系。2017年至今,研究院在讀研究生185名。
研究院下設認知神經科學中心、計算系統生物學中心、群體神經科學中心、神經與智能工程中心等多個研究中心。建有“計算神經科學與類腦智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多個省部級平臺,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共建“計算神經科學與類腦智能”111創新引智基地,與中國一汽集團、蘑菇車聯、科大智能等龍頭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正在籌建“計算生物學與類腦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腦與類腦前沿研究設備200多臺套,其中,包括亞洲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腦成像平臺、認知行為解析設備平臺以及高性能計算平臺,總價值超過2億。
研究院牽頭上海市腦與類腦市級科技重大專項,為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共同牽頭單位,正在承接國家和上海市腦與類腦領域相關重大研究計劃的戰略研究和任務組織。建院以來,累計承擔參與縱向科研任務64項,團隊在Nature系列、Science系列、JAMA Psychiatry、American J Psychiatry, IEEE TPAMI, PNAS、Brain、Molecular Psychiatry等頂級科研期刊發表論文300余篇。
未來,研究院將以先期納入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三大前沿方向、承建國家級平臺和牽頭一系列國家重大任務為契機,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加速重大平臺建設,加強交叉學科會聚,持續開展高水平學術交流,努力創造國際一流的學術氛圍,力爭產出一批重大基礎研究成果,同時深度合作鏈接智能醫療、智能制造、自動駕駛等重大產業應用領域需求,致力于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支撐類腦智能與產業應用融合發展的前沿科技創新中心。
研究方向
生物腦信息處理機制
基于神經科學、認知心理學和計算科學等領域的交叉研究基礎,采用蛋白、突觸、神經投射、系統等多層次及分子、神經網絡、行為范式等多尺度技術組合,建立和發展基于生物學基礎的腦信息處理與認知原理解析理論體系。
計算神經模型與類腦智能
基于腦圖譜數據建立跨尺度腦網絡計算模型,開展全腦尺度神經網絡理論研究和仿真,模擬多種神經環路和認知功能,解析疾病的發病機制,啟發類腦智能學習新理論、新算法和新框架,推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理論發展。
生物醫學人工智能
針對多組學多模態生物醫學大數據,建立和應用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開發生物標志物和藥物靶標,發展健康風險預測、智能診療及干預、預后評估以及智能神經調控等理論與技術。
腦影像技術與轉化醫學
基于高場人體和動物磁共振系統,針對重大臨床問題,研發新型磁共振成像技術、重建技術以及硬件;提升結構、功能、代謝等多尺度磁共振測量精度;并結合腦磁、腦電、近紅外等,形成多模態腦測量體系。
智能技術與應用
基于智能科學的新理論、新算法和新框架,開展腦疾病個性化醫療轉化研究;研發智能感知、智能決策、智能控制理論以及新一代無人系統技術,在自動駕駛、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領域開展示范應用。
項目定位
為進一步完善科學基金人才資助體系,充分發揮科學基金引進和培養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優秀青年人才回國(來華)工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2022年繼續實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干,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申請人條件及注意事項
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主要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
5、在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
限項要求
執行中央有關部門關于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統籌銜接的要求。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支持期內只能承擔一項,不能逆層次申請。
申請人注意事項
1、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可按照項目指南要求,與依托單位簽訂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協議,于
2、申請人應當按照申請書填報說明和撰寫提綱的要求用簡體中文或英文在線填寫申請書,并上傳附件等材料。
3、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實行無紙化申請方式,申請人在線提交電子申請書及附件、公正性承諾書等材料至依托單位,由依托單位審核后在線提交自然科學基金委。
相關鏈接
項目申請信息系統鏈接:https://isisn.nsfc.gov.cn/
福利待遇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入選者將獲得100-300萬元的國撥經費資助,資助期限為3年。此外,學校也將為入選者提供優厚的福利待遇,主要包括:
薪酬:參照世界一流大學相應職位,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
科研經費:提供充足的科研經費支持;
團隊建設:支持科研團隊建設,直接認定博導資格,提供博士研究生招生名額;
工作空間:充分保障工作空間;
住房條件:提供有競爭力的房貼,并有多處人才公寓可供租住;
其他:享受復旦大學附屬學校及附屬醫院提供的優質教育資源與醫療資源。
聯系方式
1、人事辦公室:王老師
電話:021-65648171
2、科研管理辦公室:潘老師
電話:021-65648379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