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外宣布,將建設5個卓越創新中心,目標是建成在研究領域內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世界級研究中心。為此,中科院已決定給予新建的中心以強力的傾斜政策支持和激勵措施。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透露,中科院經過一年謀劃,已確立建設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青藏高原地球系統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創新中心、腦科學卓越創新中心、釷基熔鹽堆核能系統卓越創新中心。“從目前中科院的整體發展情況看,距實現科技跨越發展、建成國際一流科研機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白春禮說,但中科院有的領域方向已在國際科技界占據一席之地,具備沖擊國際一流的實力和條件。“我們就是要遴選和培育這樣一批研究單元,建成在領域內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特色鮮明、獨樹一幟的世界級研究中心。”
中科院規定,成為卓越創新中心必須同時滿足四個條件:從領域方向水平看,應是國內最好、國際公認;從人才隊伍看,擁有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頂尖人才;從成果產出看,已經取得國際同行認可的重大成果;從資源條件看,有充足的重大科研任務支持。卓越創新中心將主要從先導專項、重大專項支持的領域方向中遴選。
白春禮說,根據卓越創新中心建設需要,中科院做出了新政策制度安排。首先賦予中心必要的科研管理自主權,包括科研活動組織管理改革試驗權、具體研究方向設置的調整權、課題與經費的調控權、人員管理自主權、工作績效激勵權。其次,加大對優秀人才的支持力度。在中心試行“中科院特聘研究員”計劃。其中“特聘杰出研究員”重點支持中科院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代表國家一流水平、主持重大科研任務、具有領軍才能、取得重大成果產出的領軍人才;“特聘青年研究員”則重點支持中科院具有很強創新能力和發展潛質的45歲(含)以下的青年拔尖人才。再次,給予個性化的政策支持。為解決人員經費不足的突出矛盾,按照中心全時核心骨干人員的規模,給予人員激勵經費,根據中心需求,通過人才計劃、條件平臺等現有各類渠道予以傾斜支持。最后,嚴格評估、動態調整。對中心實行周期性評估,以獨立第三方專家、國際評估為主。每2—3年進行以診斷評估為主要內容的中期檢查;每5年進行綜合評估,評估合格的繼續支持,評估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能達到要求的予以摘牌。
未來中科院將積極推動卓越創新中心的建設,到2020年,其總數將不超過中科院所有研究所數量的三分之一。
在今天的發布會上,中科院副秘書長譚鐵牛還介紹了中科院實施“拓展工程”的進展。
2012年,發展中國家科學院大會選舉白春禮為新一任院長。中科院積極落實中央領導的指示和要求,優先啟動了“拓展工程”。一年來,中科院制定了“拓展工程”實施方案、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嚴格按照規定的審批程序,啟動了南美天文研究中心、中亞藥物研發中心、中—非聯合研究中心和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的建設工作,批準了空間天氣南美科學中心的建設。其中,南美天文研究中心已正式掛牌成立,并啟動了若干實質性的合作。
此外,通過實施“中科院與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長獎學金計劃”“發展中國家訪問學者計劃”和“中科院與發展中國家科學院卓越中心計劃”,中科院擇優支持了首批140名發展中國家博士研究生、52名博士后和50名短期訪問學者來華學習或工作。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