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博士后招收 > 高校博士后招收 > 中國藥科大學王宗強課題組2022年5月招聘博士后啟事

關注微信

中國藥科大學王宗強課題組2022年5月招聘博士后啟事

時間:2022-05-23來源:中國博士人才網 作者:佚名

中國藥科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特色鮮明、學風優良、在藥學界享有盛譽的教育部直屬、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一流學科),是我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學校之一,擁有一流藥學、中藥學類相關專業和創新平臺,具備完備的藥學、中藥學學科體系(http://www.cpu.edu.cn)。

一、課題組介紹

合作導師王宗強,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課題組組長,入選中國藥科大學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興藥領軍學者)。2016于年中國藥科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16至2021年在美國洛克菲勒大學Sean F. Brady實驗室從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被提升為助理研究員。2022年4月加入中國藥科大學藥物科學研究院。迄今,以第一作者(或者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Science, Nat. Comm. , Ange. Chem. Int. Ed.等著名期刊發表多篇研究論文,申請國際和國內發明專利3項。主導研發的兩種抗生素先導化合物進入臨床前研究。

微生物來源的天然產物是臨床藥物及其先導化合物的重要來源。依賴于實驗室分離、培養和發酵,人類從可培養微生物中發現了多種治療藥物,如抗菌藥物青霉素、抗腫瘤藥物博來霉素等。然而,傳統的微生物藥物研發模式導致了化合物的不斷重復發現,在浪費資源的同時,也面臨著新骨架或新活性化合物來源枯竭的嚴重挑戰。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發現自然界中超過99%的微生物為不可培養微生物,其基因組(宏基因組)編碼的天然產物數量預計是可培養微生物的2~3個數量級,是個浩大且極具吸引力的微生物藥物天然寶庫。

課題組主要從事不可培養微生物來源活性天然產物的發現及生物合成研究,致力于通過化學與生物學相結合的手段,探索不可培養微生物背后隱藏的藥物寶庫,構建從不可培養微生物基因組的高效攝取到微生物藥物先導化合物發現的一體化研究體系。課題組主要采用宏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合成生物學以及合成化學等多學科交叉手段,從環境中高效攝取不可培養微生物基因組,精準挖掘編碼活性天然產物的基因信息,結合合成生物學高效創制以及化學合成等方法,實現新骨架、新作用機制的活性天然產物的高效發現,為臨床藥物尤其是抗生素藥物的開發提供先導化合物。

課題組目前主要從事三個方向的研究工作:

(1)不可培養微生物基因組的高效攝取研究

(2)不可培養微生物來源活性天然產物的發現及生物合成研究

(3)脂肽類抗菌天然產物的發現與多肽合成研究

因學科發展和課題研究需要,現公開招聘博士后2名,生物信息學分析員1名,此招聘長期有效。

二、招聘崗位

1.博士后(2名)

職責:活性天然產物的發現以及方法學開發

應聘條件:

(1)具有或即將獲得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合成生物學等相關專業的博士學位;優先考慮具有高通量基測序分析、微生物遺傳操作、天然產物結構鑒定或者環肽合成經驗的候選人;

(2)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同行評議雜志上發表論文或者已經接收;

(3)具有良好的中英文寫作能力,可獨立完成SCI論文以及中文申報書的寫作;

(4)具備良好溝通和執行能力,可在課題組長指導下獨立開展課題研究。

2.科研助理-生物信息分析員(1名)

職責:主要從事高通量測序、數據分析以及分析平臺搭建

應聘條件:

(1)生物信息學及相關專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

(2)具有高通量測序相關的分析經驗,能熟練使用Python等軟件工具進行生物信息學數據分析和代碼書寫,可獨立完成測序數據處理與分析;

(3)具有良好的英文閱讀能力,可跟蹤國際最新生物信息學動態;

(4)具有良好的溝通和執行能力,可完成科研團隊的技術需求;

(5)有長期工作意愿者優先。

三、崗位待遇

博士后待遇

1、根據個人情況,聘為興藥科研博士后(約28萬/年)。同時博士后人員在站期間,享受公費醫療、公積金以及校工會有關待遇。在站期間,在科研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可享受學校相應的獎勵政策,可申報學校特聘副研究員;出站時,可申報副研究員。具體要求及待遇詳情請參見https://rsc.cpu.edu.cn/67/83/c4819a157571/page.htm。

2、可申報學校特聘副研究員;出站后,可申報具有正式編制的講師或副研究員,詳情請參見《中國藥科大學“特聘研究員”、“特聘副研究員”計劃實施辦法》。

3、支持博士后申請相關機構提供的博士后資助;課題組協助申報國家、省部級課題。

生物信息分析員待遇

待遇將參照中國藥科大學科研助理崗位標準,可根據申請人研究經驗和個人能力進行調整。

四、申請材料

個人簡歷及相關支持材料

求職信(簡述職位意向和科研興趣)

3封推薦信(博士后,由推薦人直接發送)

2封推薦信(生物信息分析員)

五、應聘方式

請應聘者將申請材料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zqwang02@163.com(王老師)。郵件標題請注明:“應聘博士后+姓名 ”或者“應聘生物信息分析員+姓名 ”字樣。應聘材料將予以嚴格保密。經初步審核通過者,課題組將盡快安排面試。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rsc.cpu.edu.cn/77/fd/c4809a161789/page.htm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