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簡介
空間光學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主要從事航天國防儀器裝備的技術研究與工程研發工作,是國內最早從事軍事光學研究的單位之一。創造了亞洲第一臺紅外目標背景仿真裝置,我國第一臺250萬次/秒的高速攝影機、第一套可見光成像制導目標仿真系統、第一個紅外成像場景模擬器、第一個大口徑非球面超精密光學鏡面、第一個在軌工作的紅外凝視相機、第一個在軌工作的背景定量測量相機、第一顆探測衛星星上智能數據處理器。在多光譜測量相機、空間全鏈路光學成像系統與應用、星上智能處理等方面獨具特色,是哈工大踐行“航天強國”戰略的典型代表和國家重大基礎安全領域的“名片”之一。
合作導師:張偉,教授/博導,空間光學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原973首席科學家,曾任中國光學學會空間光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兵工學會光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載人航天應用專家組專家。先后主持承擔863項目、高分重大專項、973項目、重大標志型號等國家縱向課題50余項,發表學術研究論文13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30余項,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等。
合作導師:智喜洋,教授/博導,國家級青年人才,航天系統部裝備部專家、空間光電探測與感知工信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副主任。主持國家863、973計劃、軍科委重點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裝備預研等30余項國家縱向課題,作為分系統負責人,承擔3項國家工程型號任務。成果已在航天科技集團、中科院、軍航、軍科委等單位成功應用,獲10余項應用證明。發表SCI論文40余篇,獲發明專利20余項。
研究方向:光學遙感空間信息獲取與智能處理,涵蓋空間遙感成像仿真、遙感圖像處理、智能解譯及應用、目標特性計算、目標探測與識別、嵌入式系統設計等。
二、崗位描述(人數2名)
1.從事光學遙感、天基探測領域相關方向的基礎理論、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研究。
2.完成上級安排的科研、教學任務,積極配合學科建設相關工作。
三、招聘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學術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三年,年齡不超過32周歲,全職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3.擁有國內外一流高;蜓芯繖C構博士學位,具備扎實的數學、光學、信號處理和計算機專業知識;
4.掌握主流信息處理算法原理和C/C++/Python等軟件開發語言;
5.擁有FPGA/DSP/GPU等硬件設計與開發能力;
6.具有工程實踐經驗,在重要工程項目中承擔過一線工作優先。
四、待遇支持
1.待遇優厚,享受事業單位保險、公積金等保障待遇,在子女入托入學等方面享有學校職工同等待遇。
2.暢通發展通道,常規博士后進站1年內可申請助理教授;首聘期2年后經考核批準可續聘;在站期間可申請學校青年拔尖人才、教師準聘崗位或專職科研崗位。
五、聯系方式
請將詳細個人簡歷(自本科開始至申請之日連續的學習、工作經歷,發表的論文、著作目錄,主要教學、科研成績,承擔的科研項目、專利及獲獎情況等)、未來科研設想發送至jiangshikai@hit.edu.cn(郵件標題注明:應聘某某崗位+本人姓名)。
聯系人:江老師
聯系電話:13179170803(微信同號)
航天學院空間光學工程研究中心
2023年7月13日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today.hit.edu.cn/article/2023/07/13/105786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