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博士后招收 > 高校博士后招收 > 內蒙古農業大學農業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24年招聘博士后公告

關注微信

內蒙古農業大學農業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24年招聘博士后公告

時間:2024-06-25來源:中國博士人才網 作者:佚名

一、農業工程學科與農業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概況

內蒙古農業大學農業工程學科于1958年創建,1986年招收碩士研究生,1998年農業水土工程獲博士學位授予權,是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個工學博士點;2000年農業機械化工程獲博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農業工程一級學科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同年獲批設立農業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08年農業工程學科為自治區重點學科,2016年認定為自治區首批“雙一流”建設重點學科,2023年被遴選為自治區“一流拔尖”培養學科。農業工程學科以“助農業工程,強現代農業”為理念目標,服務于農業,需要綜合考慮水、土、植(動)物、機械裝備與信息等交互作用,使用最新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從早期的鋪膜點播技術、水土高效利用、草原荒漠化治理,到如今的動植物信息感知、黃河流域綜合治理、飼草料智能裝備的開發,始終服務于自治區戰略任務。

農業工程學科根據自治區的“糧倉、肉庫、奶罐、生態保護及能源基地”的定位,凝練了動物信息感知與智能裝備研發、飼草料粘塑性力學特性與裝備研發、黃河流域水資源高效利用及鹽堿地改良和針對北方干旱寒冷農區秸稈資源化利用、節水保肥、土壤改良難題和農業固碳減排需求的農業資源化利用、農牧業大數據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等方向,研究成果具有顯著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目前,農業工程學科擁有7個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和4個創新團隊。現有教師56人,其中農業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目前站內共有導師有16人。學科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1人,占比91.8%(建設前62%);草原英才6人,自治區“321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3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自治區高等學校“青年科技領軍人才”稱號21人次,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1人。年齡集中在35~45歲之間有25人占總教師的51%,50%以上的教師畢業于985高校(建設前20%),16人具有境外學習經歷。博士生導師25人,占教師數45%,碩士生導師32人,占教師數65.3%。

二、近五年農業工程學科建設及農業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未來規劃

學科團隊在理論研究與應用推廣兩方面均取得突出貢獻,對于農業工程的重大理論問題等多方面有所創新,促進了多學科的相互滲透與綜合發展。

近五年,農業工程學科引進引入博士17人,90%為國內985高校,2人被自治區認定為高層次人才。近五年共有9人次分別在《農業工程學報》等行業主流期刊擔任編委,8人次在農業工程學會、內蒙古自治區新能源學會等一級學會中擔任副理事長以上職務,11人次作為評委和裁判身份參加全國創新設計大賽、工程教育認證、學者論壇、職業技能大賽等國家級比賽。

近五年,學科教師主持項目88項,總經費為9032.5萬元,其中“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課題3項、“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及專題6項、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基金36項。出版專著22部,一區論文30余篇,專利88項(發明26項),軟著35項;國家和行業標準各1項;自治區青年草原英才1人成果轉化及橫向項目經費為2662萬元;13名進入專家智庫開展相關技術咨詢服務。

近五年,學科成果獲自治區科技進步獎一等獎5項,二、三等獎各6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4項;2020年《計算機組成原理》獲批國家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省部級一流課程18門,教學團隊3個,思政示范課程1門;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先后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程、農業水利工程2個專業被遴選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在今后的發展計劃中,內蒙古農業大學農業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計劃每年招收博士后2~4人,在站博士后人數穩定在6人左右;在站博士后每年在國際和國內高質量期刊上發表的論文總數達到6篇以上;5年內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3項以上,主持或參與省(部)級項目6項以上,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獲批率提高到20%以上。

內蒙古農業大學農業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在不斷地摸索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作為內蒙古農業大學科研隊伍的中堅力量,流動站將不斷的開拓進取、銳意創新,致力于理論創新、人才吸納、科研成果應用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各項制度和舉措還需要進一步修正和補充,以確保全面實現規劃中提出的發展計劃目標任務,為更好地推動內蒙古農業大學農業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健康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農業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博士后招收條件

(一)熱愛祖國,品學兼優,身體健康,無不良記錄;

(二)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

(三)首站博士后申請者年齡應在32周歲(含)及以下,特別優秀或緊缺人才的年齡可放寬至35周歲(含)(內蒙古農業大學優秀博士人才評議指標體系得分>40分);

(四)符合農業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合作導師的博士后學術準入標準;

(五)全日制進站工作;

(六)在職進站研究人員以高校、科研院所教學科研人員為主。

四、申請程序

(一)聯系合作導師

申請人聯系合作導師(導師信息見學院官網),并將申請材料發送至合作導師郵箱,與合作導師達成初步招收意向。

(二)提交申請材料

合作導師同意后,申請人向農業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提出書面申請,申請材料及程序見學校人事處網站博士后專欄。

(三)逐級審批

農業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與合作導師對申請進入流動站人員的基本條件、思想政治品德、學術水平、科研能力、發展潛質等進行全面考察,提交校博管辦審核。經單位考察推薦和流動站審核通過且體檢合格后的擬錄進站人員,由校博管辦在人事處網站公示5個工作日。

(四)簽約進站

經公示無異議的擬錄人員,登錄“中國博士后”網站正式填報進站申請,并報內蒙古自治區博管辦備案后簽訂工作協議,辦理進站手續。

其他未盡事宜按照《內蒙古農業大學博士后工作管理辦法(試行)》執行。

五、聯系方式

聯系人:鄧老師

聯系電話:0471-6530905

E-mail:dengwg@imau.edu.cn

內蒙古農業大學農業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2024年6月20日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jidian.imau.edu.cn/info/1042/6524.htm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