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于2006年2月成立,是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領域的一個重要預測研究中心。中心依托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以重大科研任務攻關為契機,充分發揮各相關分支學科的整體優勢,不斷提升學術水平和能力,不斷拓寬研究領域,不斷開辟新的研究方向,不僅在預測科學、經濟分析、管理科學及政策科學等領域取得了一批有重大影響的理論研究成果,而且在支持中央和政府高層決策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領導人、政府決策部門、國際學術界和經濟金融界的重視與高度好評。
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誠邀海外優秀青年人才,依托中心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
一、 項目簡介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干,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二、 申請人條件
(一)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的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 出生日期在1984年1月1日(含)以后;
3. 具有博士學位;
4. 研究方向主要為經濟金融、統計與數據科學、AI與預測科學等;
5. 在取得博士學位后至2024年4月15日前,一般應在海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研發機構獲得正式教學或者科研職位,且具有連續36個月以上工作經歷;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且業績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工作年限要求;
6. 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7. 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2023年1月1日以后回國(來華)工作。獲資助通知后須辭去海外工作并全職回國(來華)工作不少于3年。
(二)限項要求。
執行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統籌銜接的相關要求。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只能承擔一項,不能逆層次申請。
三、 支持方式
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根據不同的崗位提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科研專項經費和薪酬待遇。
四、 申報方式
申請者于2024年3月30日前將簡歷發送至招聘郵箱cefs@amss.ac.cn。郵件請注明申報優青(海外)項目及研究方向 ,簡歷應包含個人基本信息、聯系方式、學習和工作經歷、主要學術成就(論文、項目、專利和獲獎情況等)。具體申報要求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通知為準。達成申報意向后,我中心將由專人負責聯系并協助系統申報。
五、 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簡介
在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院士的直接推動和親自指導下,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于2006年2月正式掛牌成立,時任成思危副委員長擔任中心的首屆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心依托于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隊伍由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現“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研究生院(現“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從事經濟社會預測和分析研究的優勢力量構成。中心下設五個預測研究部:預測理論與方法研究部、宏觀經濟與產業研究部、農產品預測與糧食安全研究部、國際市場預測與預警研究部、戰略資源與政策研究部。
中心定位:
作為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領域的一個重要預測研究中心,為中央和政府進行重大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和重要建議;
針對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決策問題與基本科學問題,開展預測理論、方法與技術的創新研究,推動預測科學的研究與發展;
通過研究生計劃和短期培訓等方式,為中國和國際社會培養經濟預測與社會預警領域的高端杰出人才。
發展目標:
成為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領域中的最具影響的主要預測研究中心之一;
成為預測理論和方法領域在國際上最具影響的科學研究中心之一;
成為國際上在經濟與社會預測領域的一個高級專門人才培養基地。
中心杰出人才薈萃,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就有23位,包括汪壽陽教授、黃季焜教授、程兵教授、康躍虎教授、石勇教授、張林秀教授、胡瑞法教授、楊曉光教授、魏一鳴教授、梁樑教授、鄒國華教授、華中生教授、范英教授、周勇教授、王金霞教授、余樂安教授、楊翠紅教授、鄧祥征教授、李建平教授、吳德勝教授、張新雨教授、趙琳教授、段宏波教授等;洪永淼教授獲得海外杰青稱號;汪壽陽教授、黃季焜教授、石勇教授、魏一鳴教授、范英教授、梁樑教授、余玉剛教授、鄧祥征教授領導的8個研究群體先后被選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優秀創新群體”。此外,汪壽陽教授、洪永淼教授、黃季焜教授、張林秀教授、楊翠紅教授入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中心以重大科研任務攻關為契機,充分發揮各相關分支學科的整體優勢,不斷提升學術水平和能力,不斷拓寬研究領域,不斷開辟新的研究方向,不僅在預測科學、經濟分析、管理科學及政策科學等領域取得了一批有重大影響的理論研究成果,而且在支持中央和政府高層決策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中心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領導人、政府決策部門、國際學術界和經濟金融界的重視與高度好評。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同志批示道:“預測中心以解決現實問題促進理論創新,以理論創新提升能力水平,為國家宏觀決策服務,這一研究方向和科學態度值得贊許和發揚。”
預測報告和政策研究報告:中心每年向中央和政府決策部門報送預測報告和政策研究報告約50篇,多數報告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關注和好評,部分政策建議被國家相關部門采納變成了具體的政策,預測工作為國家進行重大決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論文專著與叢書出版:中心在國內外出版了若干部有重要影響的學術專著(僅在Springer等出版英文專著已達22部),在國內外重要期刊上發表了大量學術論文,每年僅SCI和SSCI收錄的論文逾70篇。發表論文的期刊包括Science,Nature,Journal of Econometrics,Journal of American Statistics Society,Management Science,Operations Research,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 Energy Economics,Energy Policy,Journal of Finance and Banking,Quantitative Finance等國際頂級刊物。中心在國內外出版多套從書,例如在科學出版社出版“經濟預測科學叢書”和“低碳經濟與中國發展叢書”,在Global-Link Publisher出版“Lecture Notes in Decision Sciences"。
重要獎勵與社會影響:由于中心的理論研究工作有著廣泛的學術影響,各項政策研究工作對政府決策有很強的支持作用與參考價值,中心獲得了若干國內外重要榮譽獎勵,包括:
美國質量學會蘭卡斯特獎 (ASQ Lancaster Medal) :劉源張 (2014年)
國際信息技術與定量管理學會的Jr. Walter Scott獎:汪壽陽(2014年)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 Siwei Cheng Prize of Economics獎:楊翠紅(2019年)
Green Award for Business Intelligence and Computational Finance:汪壽陽(2010年)、王玨(2010年)、張珣(2009年)
有中國管理學的“諾貝爾獎”之稱的復旦管理學獎:
復旦管理學終身成就獎: 劉源張 (2012年)、成思危(2014年)、顧基發(2023年)
“復旦管理學杰出貢獻獎”: 陳錫康(2006年) 、黃季焜 (2008年) 、汪壽陽 (2009年) 、石勇 (2009年) 、張林秀 (2014年) 、楊曉光(2015年)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陳錫康(2011年)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汪壽陽、楊曉光、徐山鷹、余樂安(2005年);陳錫康、楊翠紅、劉秀麗等(2007年)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汪壽陽、鮑勤等(2022年)
孫冶方經濟學獎:陳錫康、楊翠紅、祝坤福等(2009年)
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陳錫康、楊翠紅、祝坤福等(2009年)
首屆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陳錫康(2004年)
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獎 (科技貢獻獎) (2015年):陳錫康、楊翠紅、劉秀麗
中國青年科技獎:汪壽陽(1995年)、楊曉光(2005年)、唐錫晉(2007年)、余樂安(2011年)、楊翠紅(2013年)、張新雨(2020年)
中國管理學青年獎: 張珣(2014年)、張新雨 (2017年)
預測與預警系統研發: 中心為多個政府決策部門研究開發出經濟預測、預警和預測決策支持系統,例如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中國宏觀經濟監測與預警分析支持系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經濟監測與預警系統”、國家商務部“中國外貿運行監測系統”、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國國際收支監測與預警決策支持系統”等。此外,還為中石化、中國銀行、博時等企業研究開發一批國際市場相關專題的預測與預警決策支持系統和行業分析與預測支持系統以及風險管理系統,為政府和大型企業的科學決策和防范風險發揮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學術交流與合作: 中心學術交流活動頻繁,每年舉辦國際學術會議或論壇10余次、人員出訪50余人次、國外學者來訪200余人次。一批國際著名學者曾先后到預測中心講學或是在預測中心主辦的國際會議上作學術報告,包括Nobel經濟學獎得主哈里·馬科維茨(Harry M. Markowitz)教授、約翰·福布斯·納什(John F. Nash Jr.)教授、萊因哈德·澤爾騰(Reinhard Selten)教授、埃德蒙德·菲爾普斯(Edmund Phelps)教授、托馬斯·克羅姆比·謝林(Thomas Crombie Schelling)教授、羅伯特·蒙代爾(Robert Mundell)教授、詹姆斯·莫里斯(James Mirrlees)教授和詹姆斯·莫頓(James Morton)教授等。
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官方網址
http://cefs.amss.ac.cn/
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官方網址http://cefs.amss.ac.cn/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VLml0AsTkF3O6zmoGGOZvg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