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1月,是國立綜合性海洋研究機構。重點研究熱帶邊緣海海洋水圈-地圈-生物圈圈層結構及其相互作用特征與演變規律,探討其對資源形成和環境變化的控制和影響,發展具有南海特色的熱帶海洋資源與環境過程理論體系和應用技術。以生態安全與綠色發展、海-陸-氣相互作用與環境安全、邊緣海與大洋板塊相互作用和環境保障為戰略主題,聚焦生態文明和海洋建設,著力突破海洋領域前沿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力爭建成國際水平的熱帶海洋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成果轉移轉化三高地,從而為發展我國海洋經濟和維護海洋權益做出基礎性、戰略性和前瞻性貢獻。
廣東大亞灣海洋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簡稱“大亞灣站”)于1984年建立,1993年加入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2003年成為科技部國家野外臺站,位于深圳市大鵬新區,占地面積66畝,園區內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大亞灣站擁有30多年的海灣生態系統研究歷史,是我國唯一的亞熱帶海洋科學研究綜合研究平臺。站內擁有完備的海洋生物實驗、海洋監測、采樣與分析等相關的設施設備,服務于國家生態網絡檢測,同時服務于所內外海洋生態學、海洋生物學、海洋物理及地質學等方向的學者開展研究。
因大亞灣站工作需要,現面向所內外招聘技術支撐工作人員1名。
一、招聘原則
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公布崗位,公開招聘,競爭上崗,擇優聘任。
二、招聘對象
具有海洋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背景的工作人員(或應屆畢業生)。
三、崗位職責
(一)負責野外調查、監測及數據整理;
(二)負責野外臺站儀器設備運維管理,及樣品分析測試工作;
(三)協助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的相關業務工作;
(四)駐站值守,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四、任職條件
(一)具備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團隊意識與服務意識,嚴謹細致,責任心強,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執行力;
(二)具有研究生學歷,碩士及以上學位(含2024年度應屆生),具有海洋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背景;
(三)同等條件下具有航次調查、觀測及大數據處理經歷者優先考慮;
(四)身體健康,年齡不超過35周歲。
五、報名要求
(一)全年接受報名,直至招滿為止。
(二)應聘者須提供以下材料發至renjiaochu@scsio.ac.cn,郵件主題名稱為競聘崗位+姓名,例如大亞灣站技術支撐工作人員+張三:
1. 個人申請(填寫《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崗位競聘申請表》,并注明競聘崗位);
2. 學歷、學位證明材料;
3. 職業資格證書(如有);
4. 其他相關補充材料。
五、注意事項
(一)資格審查貫穿招聘工作的全過程。應聘人員在招聘啟事規定的時間內,登錄研究所人才招聘欄,詳細了解招聘崗位及有關條件。
(二)報名者須保證所填報資料的真實性,如因個人填報信息失實,或不符合招聘條件和崗位要求而被取消應聘資格的,由報名者本人負責。
(三)招聘過程嚴格執行國家、中國科學院相關回避制度。
(四)所外人員以勞務派遣方式聘用,所內人員保留原崗位聘用屬性。年齡時間界限計算至提交報名材料的時間。
(五)應聘人員報名的學歷、學位層次和專業應同時符合崗位要求,專業要求參考《廣東省考試錄用公務員專業參考目錄》。
六、選拔流程
報名結束后開展資格審查和初審工作,初審通過的人員參加招聘答辯,答辯地點、時間和形式等事宜將以郵件方式通知應聘者,未通過初審的人員,將不通知答辯。
七、薪酬待遇
工資、保險福利等參照國家、中國科學院對事業單位的相關規定,以及研究所規章制度執行。
八、聯系方式
聯系部門:人事教育處
聯系電話:020-89137294
聯 系 人:陳老師
人事教育處
2024年9月25日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csio.cas.cn/job/202409/t20240925_7380271.html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