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室簡介
遼寧材料實驗室是遼寧省委、省政府設立的事業法人新型研發機構,以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己任,以打造重大技術創新策源地,構建材料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目標,聚焦材料可持續發展,構建體系化的創新范式,整合集聚海內外優質資源,開展材料共性技術研發。
實驗室以材料共性技術研究所和四個中心、兩個平臺為主體。共性技術研究所開展從原創性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產業技術的貫通式全鏈條研發。首批啟動的共性技術研究所有材料素化、鋼鐵再生技術、燃氫防護技術、材料智能技術、結構化材料技術、材料量子調控技術等。材料基礎科學中心旨在深化材料共性技術的科學理論根基,加強科研人員基礎科學理論交流。交叉研究中心以培育新的共性技術為目標,開展學科交叉與融合。與鞍鋼、中國重燃等龍頭企業共建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格萊特國際研究中心作為實驗室主要的國際交流平臺,匯集國際優秀學者,開展前沿材料研究。實驗室構建了材料表征和制備加工兩大共享技術支撐平臺,技術力量雄厚、設施先進、體系完備,對外開放共享,為材料研發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撐和保障。
二、項目介紹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干,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三、學科領域
材料科學與工程、力學、冶金工程等一級學科,包括但不限于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新概念材料與材料共性科學、礦業與冶金工程、電氣科學與工程、材料力學、流體力學、生物力學、納米材料、量子材料等。
四、申請人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與實驗室學科領域相關;
(5)在取得博士學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應在海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研發機構獲得正式教學或者科研職位,且具有連續36個月以上工作經歷;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且業績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工作年限要求(不適用于通過中外聯合培養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學位的情況)。
在海外工作期間,同時擁有境內帶薪酬職位的申請人,其境內帶薪酬職位的工作年限不計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國(來華)工作。獲資助通知后須辭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無工作,全職回國(來華)工作不少于3年。
五、限項要求:
Ÿ 執行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統籌銜接的相關要求。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只能承擔一項,不能逆層次申請。
Ÿ 對于已申請2025年度上半年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的申請人,因時間結點原因導致不符合當時申請條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請條件的,可申請新增批次項目;其他申請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復提交申請。
Ÿ 已申請2025年度其它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請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
六、支持政策
(1)聘任崗位:聘為實驗室PI,正高級職稱。
(2)薪酬待遇:執行具有國內外競爭力的協議薪酬。
(3)生活補助:統籌國家、地方政府和實驗室資助合計200萬元。
(4)科研條件:提供充足的科研啟動經費,享受實驗室對PI團隊的科研支撐保障,優先保障團隊建設,按需選聘科研骨干和科研支撐人員。
(5)科研平臺:世界一流的綜合性材料研究國家級平臺,優先獲得平臺支持和專家重點指導。
(6)住房待遇:提供人才公寓,可拎包入住。
(7)其他支持:協助爭取地方人才政策;解決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問題;醫療優先就診等。
七、聯系我們
有意向申請者請將個人簡歷、學習及工作經歷證明、主要學術成果等材料發送至以下郵箱 ,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系。
聯系人:人力資源事務部劉老師
聯系郵箱:lamzp@lam.ln.cn
聯系電話:024-25600400
通訊地址: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創新路280號
官方網站:lam.ln.cn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L7B66nEJTN4Y7I9I4dsUAg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