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重大工程 > 海歸英才 > 新政20條:海外“納才”引力幾何

關注微信

新政20條:海外“納才”引力幾何

時間:2016-02-24來源:中國科學報 作者:彭科峰

■本報記者 彭科峰

近日,公安部正式推出支持北京創新發展的20項出入境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新政20條”),涉及到外國人簽證、入境出境、停留居留等方面。“新政20條”將于3月1日起實施。

“新政20條”主要針對北京創新發展中對外籍高層次人才、留學歸國創業外籍華人、外籍青年學生和創業團隊外籍成員四大類外籍人才的迫切需求,著重解決制約吸引和聚集各類外籍人才的政策瓶頸。其中,重大突破包括,為符合認定標準的外籍高層次人才設立申請永久居留“直通車”。

“新政20條”能否起到吸引海外英才的目的?中國版的“綠卡”推進程度如何?

巨大的突破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現在包括人民幣開放、亞投行、絲路基金等,資本流動壁壘也在消除。“但中國的人才流動壁壘一直很高,包括工作簽證、綠卡等都是人才流動的壁壘。”國務院參事、歐美同學會副會長王輝耀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因此,中國在國際人才競爭、國際人才吸引方面還處于比較靠后的位置。

“新政20條”可謂進步巨大。內容包括對中關村創業團隊外籍成員和企業選聘的外籍技術人才提供辦理口岸簽證和長期居留許可的便利;對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或在中關村長期創業的外籍華人提供申請永久居留的便捷通道等。而所謂的永久居留“直通車”,即對符合認定標準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經中關村管委會推薦,可直接申請在華永久居留資格。這也就是俗稱的中國“綠卡”。

王輝耀認為,之前,中國在吸引國際人才方面一直落后,其比例是全世界最低的。據統計,在中國的外國人不到80萬。全世界國際人口的平均比例是2.3%,發達國家基本上是10%左右,而中國只有0.06%。這對創新等各方面都是不利的,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吸引不足。中關村這次的政策力度很大,“我認為這次出臺的政策,對我們吸引人才是非常有幫助的”。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執行秘書長苗綠認為,此次推出的“新政20條”,全部針對國際人才,政策力度、寬松度、審批的高效、對外國留學生的限制都有大幅度的突破,這次的成果是非常顯著的。原來的綠卡標準都是要進入國家的“人才”等,現在在企業工作的人才,企業就可以推薦。這是朝著市場化的方向邁進了一大步。

仍有改進空間

毫無疑問,“新政20條”放寬了對海外人才的門檻。但專家們看來,這一政策還有改進的空間。

王輝耀指出,對于申請永久居留的便捷通道,現在的門檻是博士,但專家們的建議是碩士有五年海外工作經驗的也可以;同時可以參照印度的“印裔卡”設立“華裔卡”,實行普惠制,歡迎更多華人回國。

王輝耀認為,相信未來中國的人才政策會朝著更寬松的方向發展。北京的政策可以復制也可以推廣,慢慢就會推廣到其他地方。CCG最近也在為河北、成都、廣東等地做相關課題,相信北上廣實行以后未來全國范圍會推得很快。

毋庸諱言,即便是被廣泛認可的中國綠卡,其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挪威石油中國區總裁陳新華是第一批拿到中國綠卡的外籍人士之一,他在使用中發現,中國綠卡去銀行依然不能開戶,辦企業依然算外資,買火車票也不能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王輝耀也指出,目前出臺的中國綠卡雖然得到中央各部委層面的認可,但是很多地方執行部門不知道,很多地方使用受限制,實際的使用過程中還需要更多的宣傳。

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人社部原副部長王曉初也表示,中國綠卡在國家各部委聯合制定政策的層面開了先例。作為身份證件,中國綠卡在買機票等方面都有規定,“但是真要落實到基層確實很難,這需要具體的制度性安排”。

外籍人才管理須加強

隨著中國海外引才政策的不斷推進,未來外籍人才的數量可能迎來井噴。根據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的預測,政策出臺后,可能會讓部分海歸下決心回來,數量在幾十萬到一百多萬,如果門檻進一步降低,數量還會增加。

苗綠認為,下一步對于外籍人才的管理也要與時俱進。這次新政策首次在中關村專門設立綠卡受理中心,力度很大,比原來外籍人員抵京后24小時內,需要到派出所報道有了很大進步。

她舉例說,在留學生的管理方面,新的政策出來以后,外國留學生數量的逐漸增多,會給管理帶來新的問題,也就需要學校作出更多調整,公安部門、外事管理部門對外國人的服務和管理都要改善。

“未來,外國人入籍的通道可能會設立,國籍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已經成為吸引人才的很好的方案,如果有更多人愿意成為中國人,這沒什么不好的。”王輝耀最后表示。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