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30日向媒體發布消息說,為推動中國科研誠信建設,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信所)與施普林格·自然聯合撰寫的《學術出版第三方服務的邊界藍皮書(2020年版)》(簡稱《藍皮書》)已正式對外發布。
《藍皮書》指出,有些第三方服務機構利用研究人員的發表壓力,通過提供不當服務來操縱出版過程,其中最突出的做法是操縱同行評審和代寫代發。
《藍皮書》對這兩種學術不端行為的典型特征和操作進行分析梳理,并就可接受服務與不可接受服務提供一套詳細的指引,覆蓋整個研究過程中第三方服務機構可能提供的各種服務——從數據收集到稿件準備,再到研究成果的發表和傳播等。
此外,《藍皮書》還特別關注涉及人類受試者、組織或數據臨床研究的醫學出版第三方服務,并提供了相關的最佳實踐標準和規范。
據介紹,第三方服務機構是指除研究人員和期刊以外、獨立于出版機構或學術機構的商業和非商業機構或個人。其為研究人員提供的涉及開展研究、撰寫報告、出版或傳播研究成果的服務即為第三方服務,具體包括校對、語言文字潤色、就稿件的科學或學術內容提供建議、幫助收集數據、幫助選擇投稿期刊、幫助回復同行評審意見等。
一直以來,第三方服務被中外科研界廣泛接受,因為這些服務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尤其是初級研究人員克服語言不流暢、對國際出版標準缺乏了解、缺乏投稿經驗,以及無暇管理投稿等障礙,更有效率地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中外機構合作最新推出的《藍皮書》是基于雙方去年7月簽署的合作諒解備忘錄所完成的合作項目之一。《藍皮書》為研究人員在使用學術出版第三方服務時,如何區分可接受服務與不可接收服務提供了具體指引,旨在幫助研究人員在通過第三方服務提高學術出版效率的同時,避免因接受不當服務而發生科研誠信與學術出版道德問題。
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安諾杰(Arnout Jacobs)表示,這份藍皮書融匯了合作雙方的知識和經驗,將令中國乃至全球的科研共同體從中獲益。“我們期待繼續與中信所在更多領域展開合作,以促進和支持中國科學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完)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