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組織專家對中南大學、武漢大學和西安測繪研究所聯合申請的“地球時空基準”基礎科學中心項目進行現場考察。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蔣滌非,自然科學基金委地球科學部主任郭正堂院士,中南大學黨委書記易紅,自然科學基金委地球科學部、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科學技術廳、項目依托單位與合作單位相關部門負責人及團隊主要成員參加會議。

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于2016年開始試點建設,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定位最高的基金項目,旨在瞄準國際科學前沿,集中和整合國內優勢科研資源,產出一批國際領先水平的原創成果,搶占國際科學發展的制高點,形成若干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學術高地。
“地球時空基準”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將從全球統一時空觀的視角研究變化地球系統中的時空基準建立與維持,構建高精度地球時空基準,是地球科學部“三深一系統”戰略規劃的重要研究內容。
郭正堂要求,項目研究不僅要滿足高精度導航、定位和授時的現實需求,更要通過學科交叉融合,解決其中的重大技術科學問題,對相關領域科學研究的知識積累、科技進步,貢獻中國科學家的力量。
易紅表示,學校將大力支持該項目的開展,強化協同攻關,確保中心建設各項戰略目標的實現,在高精度、統一、自主的地球時空基準建設方面成為國際創新高地。
蔣滌非指出,湖南省政府對此項目高度重視,將在財力、物力、人才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希望項目團隊在服務衛星導航、深空深地探測等國家重大工程中,持續為湖南省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提供強大動力,為我國基礎科學研究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會上,項目負責人李建成院士從項目的研究背景和重大意義、關鍵科學問題、中心建設目標、研究內容、研究團隊和優勢以及中心建設實施方案等方面進行匯報。
專家組認真聽取了項目匯報并進行了提問和討論,實地考察了“全球時空基準”基礎科學中心實驗室設備與基礎建設情況,與項目負責人、骨干成員、以及依托單位和合作單位的相關管理部門人員開展分組訪談,深入了解研究工作基礎及未來合作、科研條件及保障措施等情況。
專家組經過充分討論后一致認為,該項目科學目標明確,學術思想創新,技術手段先進,預期可產出國際領先水平的原創成果,培養出世界一流的創新人才,建議批準立項,盡快啟動,搶占地球時空基準建設的國際制高點。
(原標題:中南大學牽頭的“地球時空基準”國家基礎科學中心項目通過現場考察)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