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接連引進兩名數學學科高層次人才。
據武漢大學新聞網消息,11月18日,武漢大學舉行數學學科高層次人才聘任儀式。校長張平文,校黨委常務副書記沈壯海,弘毅講席教授、武漢數學與智能研究院副院長楊彤,弘毅講席教授、數學與統計學院院長范輝軍出席。
張平文表示,楊彤、范輝軍兩位教授的加盟難能可貴,聘任兩位弘毅講席教授是武大數學學科的一件大事,也是武漢大學更高質量推進人才強校戰略的一件大事。作為國內外數學領域享有國際影響力的頂尖學者,兩位弘毅講席教授的全職加入,將吸引海內外青年才俊踴躍加盟,增強數學學科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和高質量學科建設等。

楊彤。武漢大學新聞網圖
公開資料顯示,楊彤于1987年和1990年在中山大學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1993年博士畢業于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1994年至2022年在香港城市大學任職,歷任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講席教授;2022年至2024年在香港理工大學任職講席教授,并于2024年獲聘為郭氏集團冠名數學科學教授;2024年全職加盟武漢大學,受聘為長聘講席教授,并擔任武漢數學與智能研究院副院長。
楊彤是數學期刊《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的主編之一(2013年至2017年)和《Kinetic and Related Models》的創刊主編之一(2008年至今),《數學學報》副主編之一(2024年至今);他還是《Bulletin of the London Mathematical Society》《Journal of the London Mathematical Society》《SIAM Journal on Mathematical Analysis》等國際期刊的編委。長期致力于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特別是動理學(kinetic)方程及相關宏觀模型的數學理論研究,在雙曲守恒律組、邊界層、玻爾茲曼方程等方面做出了系統的、原創的貢獻。鑒于這些貢獻,他獲得了多項國內外獎勵與榮譽,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獨立完成)、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香港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數學學會會士、香港裘槎基金會高級研究成就獎。他長期保持著實質性的合作研究關系,關心我國相關領域的發展,特別對青年研究人員的培養做出了貢獻。楊彤教授在JAMS(2篇)、CPAM(5篇)、JEMS(3篇)等數學期刊上發表論文200多篇,他引5000多篇次。引用者包括2位菲爾茲獎得主、6位ICM一小時報告人和36位ICM 45分鐘報告人。

范輝軍。武漢大學新聞網圖
范輝軍教授,博士生導師,科技部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主持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科技部中青年創新領軍人才,國家人事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中國數學會2021年會大會邀請報告人。現任華中科技大學數學與交叉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Communication Mathematical Research》編委,《應用數學》編委,《Frontiers in Mathematics》編委,《Science China:Mathematics》編委,《J. Mathematical Research & Application》編委,《北京大學數學系列叢書》(與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合作)主編。
他長期從事基礎數學中的數學物理和幾何分析的研究,構建了FJRW理論,在調和映射、非正曲率流型Morse 理論、Conley index 理論及Novikov 理論、GW理論,奇點理論、鏡像對稱等問題上做出了一系列具原創性、系統性和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工作。在Annals of Mathematics、Comm. Pure Appl. Math.、Geometry & Topology、Sci. China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余篇。獲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獨立完成人)、2015年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獨立完成人)、2022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第二完成人)、2021年北京市本科教學特等獎(第二完成人)、2020年北京大學曾憲梓教學獎(獨立完成人)等表彰。
稍早前的11月7日,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召開干部任職宣布大會。新任院長范輝軍在發言中表示,學院上下要進一步深刻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對標國際數學學科發展方向,積極引進杰出人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強課程體系建設、科研文化建設,促進國內國際學術交流,提升科學研究硬核實力,共同推動武大數學學科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武漢大學數學學科建設發力:楊彤、范輝軍2名頂尖學者全職加入)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