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高層動態 > 最大限度支持科技人員創新創業

關注微信

最大限度支持科技人員創新創業

時間:2018-10-25來1源:中國科學報 作者:佚名
著力完善人才發展機制。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為靈活的人才管理機制,打通人才流動、使用、發揮作用中的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支持和幫助科技人員創新創業。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9月30日),《人民日報》2013年10月2日
 
學習札記
 
在當前科技界,“學而優則仕”等傳統思想的“條條框框”仍對科研人員有所影響,形成了較大的沖擊力和一定的思想禁錮,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培育仍然不夠,高校科技人員創業、科研成果轉化、科技企業孵化的良好氛圍還未真正形成。
 
要營造有利于人人皆可成才、青年人才脫穎而出的社會環境,需要完善現有的科技人才選拔機制,完善科技人才使用管理體制,不斷健全科技人才評價激勵機制,發揮政府投入引導作用,實行科技人才分類評價,建立以能力和貢獻為導向的評價和激勵機制。同時不斷完善科技人才流動配置機制,消除人才流動障礙,優化人力資本配置,按照市場規律讓科技人才自由流動,提高社會橫向和縱向流動性。
 
中央出臺了鼓勵科技成果轉化、大幅度提高科技人員創新收益的新政策,這是十分必要的,現在要不斷搭建科技型中小企業與風險投資對接平臺,激勵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重視精神引導的力量,只有物質激勵與精神引導雙管齊下,才能更全面發揮科研人才的創造力。——陳潤生
 
陳潤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理論生物學、生物信息學、非編碼RNA的研究。
 
融會貫通
 
人是科技創新最關鍵、最活躍的因素。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的引領下,鼓勵科研人員創新創業已成為大勢所趨。2014年,“鼓勵科研人員創辦企業”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此后,北京“京校十條”、天津市“2013~2015年科技小巨人發展三年計劃”紛紛出臺,全社會創新創業的機制與氛圍正在形成。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要最大限度支持和幫助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就必須加大對創新人才的激勵力度。一方面,應賦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自主權,允許科技成果通過協議定價、在技術市場掛牌交易、拍賣等方式轉讓轉化;另一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科研人員收入分配政策,賦予創新先行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定權,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激勵機制。要研究制定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科研人員離崗創業的政策措施,支持和鼓勵科研單位設置創新型崗位,探索實行靈活、彈性的工作制,鼓勵績效工資分配向在創新崗位做出突出成績的人員傾斜,引導優秀人才向企業集聚,總結推廣各類創新創業孵化模式,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開放式的眾創空間。當前,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日益活躍,創辦和發展科技企業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形式,因此還要建立科技成果轉化的多維度評價方法,從科技成果轉化的全過程、各環節全面客觀地反映、衡量科技成果轉化活動。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