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0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意大利歐聯通訊社報道,目前,英國政府已開始出臺相關政策和措施,遏制英國大學無原則的商業化和學位“摻水”問題。
據報道,從英國大學開始大幅度提高學費以來,英國的高等教育學府普遍出現了市場化趨勢,高等學府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為了贏得生源和提高學校排名,一些高等學府紛紛以高分的形式來刺激學生,以至于目前英國獲得一等學位的高校畢業生,達到了畢業學生總數的25%以上。
英國高等教育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上世紀90年代初,英國高校畢業生獲得一等學位的學生占比只有8%;2012至2013學年,英國大學獲得一等學位的畢業生已經提高到了18%左右;2017至2018學年,獲得一等學位的畢業生更是超過了學生總數的26%。
根據英國高等教育統計局的數據分析顯示,2015至2016學年,英國高校獲得一等學位的畢業生占比為24%,獲得二等偏下學位畢業生占比為21%,獲得二等偏上學位的畢業生占比為51%。而1994學年,獲得一等學位畢業生占比則為7%。多項統計顯示,英國大學為了讓學生畢業能夠更容易找好的工作崗位,同時提高學院的聲譽和排名,正在無原則的提高學生學分。
報告分析了英國148所大學數據,2015至2016學年,在148所大學中,僅有幾所少數大學獲得一等學位的畢業生少于2010至2011學年,大部分學院獲得一等學位的畢業生,增加了1倍甚至2倍以上。相關藝術學院此類現象更為嚴重。
英國教育界專家認為,高等學府為了競爭生源和提高學校收入,而給學生成績和學位摻水,對潛在的生源往往會產生一定吸引力。一等學位對于大學畢業生而言,將會獲得更多的工的機會。因為在英國就業市場上,很多公司只招聘二等偏上或一等學位的畢業生。
英國智庫(Reform)機構認為,英國高的學府為了學院收益和生源,以及提高學院的排名,其學院高級管理人員給予教師壓力越來越多,自然就造成了提高畢業生學位的現象存在。
歷史上英國大學就有自己頒發學位的機構,畢業生的學位等級完全由學院自行決定。為了預防學位摻水的問題,英國政府曾考慮取消大學自行決定學位資格,但遭到學院普遍反對。大學方面認為,統一標準將會威脅大學的學術獨立。
英國負責大學事務的國務大臣山姆•吉馬表示,英國大學之所以受到尊重,完全歸功于學位價值,學位摻水將會威脅英國的教學質量和國際信譽。政府教育機構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大學學位縮水問題。
英國政府方面則強調,如果某些大學授予太多的畢業生一等學位,政府將會在學院評分系統中給予處罰。(黃鑫)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