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對于很多工薪家庭來說,是一筆巨大的投資,幾乎是花費了所有的資產,巨大的投出背后,自然也包含著父母們對孩子回國后薪資待遇的過高期望。
然而,隨著近年我國留學人數的劇增,海歸的待遇大不如前,留學生回國就業的薪金待遇往往難以達到預期。且,有數據顯示,歐美學費年漲6%。而歸國的海歸收入卻沒有隨之水漲船高,留學生投入的留學資費與回國就業的工資薪金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落差。
海歸該如何看待這種“薪”“資”落差呢?
收入誠可貴見識價更高
2013年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歸來的張同學,目前正在找工作,張同學的父母都是工薪階層,張同學出國留學幾乎耗盡了父母一輩子的積蓄。留學期間,張同學學習刻苦認真,只希望畢業回國后能找一份好的工作,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留學歸來的張同學并未獲得期望中的高收入的工作,“找來找去,都是四五千一個月的工作,離預期的低太多。”
與張同學不同的是,畢業于墨爾本大學的楊同學認為,出國留學是為了開闊視野和眼界,積累更多的經驗,學習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楊同學2012年9月留學回國后,在北京一家外資企業做出納,從最不起眼的實習崗位做起,起薪也不過3000,目前,楊同學已經做到了部門的財務主管,月薪過萬。
很多海歸在回國就業之初,執著于高薪名企,一味計算著何時才能收回留學成本,最終海歸成海待。
其實海外學習經歷在薪金方面雖然不能立竿見影,但是依然蘊含著巨大的價值,能帶來更多的機會。收入固然重要,但不要執著于眼前利益,而要放眼未來,“風物長宜放眼量”就是這個道理。
提高能力是關鍵
近年來,海歸收入分化日益嚴重,究其原因,究根結底還是與日益增多的留學生和留學生個人能力大不如前息息相關。
如今留學已成為一種潮流,國人紛紛出國鍍金,很多留學生為留學而留學,并沒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理性選擇。留學人數的大量增加,留學生能力的下降是導致海歸就業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務之急,提高自身能力才是關鍵。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