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玉潔 實習生李麗婷)在學術圈,“大學問”網是不少人的日常必上網站。殊不知,這樣一家朝氣蓬勃的專業網站,是一位武漢海歸創立。近日,記者在光谷留學生創業園采訪了創辦者楊軍。
瘦高的身材,一副框架眼鏡,與人交談時言辭簡潔,楊軍身上流露出的是學者氣質。
1999年,楊軍赴德國攻讀移植免疫學博士學位,三年后順利畢業,又只身前往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繼續學習,并且一去就是七年。
2010年,同濟醫院院長帶隊赴美“搜羅”人才。愛才心切的院長當日就對楊軍發出了誠摯的邀請。
2012年,楊軍回到武漢。由于一些實驗必需的動物模型和試劑在國內很難買到,他不得不花高價從國外買,運輸過程動輒要幾個月,費時費力。
這個難題困擾了楊軍很久,直到一次學術報告會上,偶然得知另一個與會者手中有這樣的資源。楊軍開始思考:如果在國內有這樣一個平臺,讓學術界的人可以把自己的資源信息發布上去,形成資源共享,將會大大提高效率,節約成本。
而這時,楊軍作為導師開始在國內招研究生,學生們對這位海歸老師之前的研究成果幾乎一無所知,在國內常用的文獻檢索網站上也很難找到楊軍的學術論文。這更加堅定了楊軍做國內科學社交服務網站的信念。
那段時間,他聯系了10個學者,可能有六七個最終婉拒,表示不愿意嘗試。但是楊軍始終堅信,該類網站在國內一定有市場需求,只是新事物從剛誕生到走入市場一定會有一個時間過程。
他大量搜集學者們資料,并親自發送郵件,詳細闡釋網站的功能和前景。逐漸地,網站的構想和楊軍的真誠打動了越來越多的學者。截至目前,“大學問”網的注冊學者已經有近一萬名。
目前,該網所有應用均免費。“未來我們的贏利點會在專利代理、項目尋找和科技中介方面。”楊軍說,但他最大的愿望卻不僅在于此,最終,他希望把網站做成一個可以向大眾開放的專業科普平臺。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