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海歸”創業者舒鵬、張劍輝、錢昊很快忙碌了起來。他們創辦的襄陽海博思創新能源科技公司成立僅兩年多,已順利度過孵化期進入加速發展期,眼下接到來自東風、北汽及各大電池廠的訂單,就有2.6億元。
這家科技創業企業的三位創始人均是工科男,在美國名校讀過博士或碩士,曾同屬美國一家大公司的技術團隊,工作幾年后,當張劍輝說出想回國在新能源產業的細分領域電動汽車車載電池系統創業時,得到舒鵬和錢昊響應,他們都看好這片新天地。
對電動汽車而言,提供動力的車載電池系統至關重要。目前的單體電池只有3伏左右,電動汽車的動力供應需300至600伏的電池,必須將幾百塊電池組成一個電池包。“但每塊電池在使用中的損耗情況不同,就會出現‘短板效應’,即最弱的那塊會影響整體性能。這是電動汽車領域的一大技術瓶頸。”公司總經理舒鵬說,“我們自主研發的系統,就是從幾百塊電池中找出最弱的那塊,通過計算機調控,讓它們在系統內部相互充電放電,從而提高整體性能。”
2011年,在襄陽高新區的牽線下,舒鵬等帶著他們的電池管理系統來到東風汽車公司做實車測試,對方對這幾位毫無資歷的年輕人沒抱太多期望,只提供一臺舊車做試驗。測試結果遠高于國內水平,對方懷疑數據造假,提出由他們自己人員進行測試,經再次測試證實數據真實后,東風公司很快確定與他們簽約,而當時,他們的公司還沒成立。
2012年,舒鵬等人在襄陽正式成立公司,并順利入駐襄陽科技城。雖然技術領先,但他們也一度面臨啟動、研發資金嚴重不足的困境,所幸,各種幫扶政策接踵而至。先是團隊核心成員入選襄陽“隆中人才”創業團隊、湖北省“百人計劃”,獲免房租及300萬元創業資金扶持。2013年,公司又獲襄陽高新區科技中小企業創新基金支持。同年爭取到國家創新基金以及省創新基金的支持,進一步解決資金問題。
兩年多來,公司堅持走科技創新之路,從最初的6人增加至20余名,研發人員占七成,2014年實現銷售收入3000余萬元,擁有自主研發知識產權10余項。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