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能讓孩子吃得放心,比啥都強。”在日本留學19年的海歸博士袁黎明一直有個生態(tài)農業(yè)的夢想——無毒無污染,在既生態(tài)又經濟的土壤里,長出讓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吃上的健康食品。 記者張玉實習生鄭周入赟
海歸博士甘心做農民
“為什么他們種的黃瓜,隨手摘下來就能吃?”這是海歸博士袁黎明在剛到日本留學的幾年中一直思考的問題。
在日本留學期間,他經常可以看到日本人將隨手采摘的黃瓜直接食用,土壤沒有任何的化肥就能長出優(yōu)質的農產品。這些都讓袁黎明產生了觸動,甚至讓他產生了改變自己專業(yè)研究方向的想法。“土壤惡化是造成食品安全問題的最根本因素,要想提高作物產量和質量,就得靠改善土壤來實現(xiàn)。”
2008年,遠在日本九州的袁黎明接到了家人的電話,他的母親住院了。袁黎明匆匆回國,母親住院的原因竟是吃了一個打過農藥的西紅柿,這讓袁黎明內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我的母親住院后不久就去世了,我在家鄉(xiāng)那段時間,看到當?shù)氐耐寥浪峄謬乐兀睦锖茈y受,剛好自己留學又是學的這個專業(yè),于是,回國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應運而生。”袁黎明告訴記者,雖然在國內沒有太多的人脈,不過自己當初也沒有太大的“野心”,就想先慢慢做做看。“主要還是想讓身邊的人都吃上放心的安全的蔬菜。其實當時我們家里所有人都不同意我回國創(chuàng)業(yè),想讓我繼續(xù)留在日本工作,不過,我是個說干就干的人,有了夢想就一定要付諸行動。”
一開始不少人懷疑
回國后,袁黎明將蔬菜種植基地選在羊亭鎮(zhèn)的一座小山上。在山坡上,他租了20畝農田,開始用自己的方法種菜,為了工作方便,他還雇了3名員工,平時就和員工一起在山上“種菜”。
“我們菜園周圍就是普通農戶的菜園。”袁黎明說,剛開始種菜的時候,很多農戶都帶著懷疑的眼光看他,“看我不用化肥不買農藥覺得奇怪啊。我當時就想,趕緊出來第一茬菜吧,讓他們嘗嘗就知道了。”正如袁黎明所說,純天然植物活性劑、有機土壤改良劑、殼聚糖海藻有機肥……這些新鮮的名詞,很多農民和農業(yè)合作社負責人都是第一次聽說,“因為新生事物和時間的原因,農業(yè)合作社的成員也不敢冒險使用,除非能先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這也有情可原。”
很快,他種植的第一茬生菜長成了。袁黎明興奮地和員工一起捧著蔬菜讓周圍的農民品嘗。袁黎明還通過微博讓網(wǎng)友品嘗,這一嘗讓很多網(wǎng)友愛上了他種植的蔬菜,“有菜味兒,很好吃。”
全威海最貴的菜
“將連接企業(yè)和農戶的經銷商環(huán)節(jié)直接省略掉,我們的技術人員直接到農業(yè)合作社去跟農戶交流,免費為農民朋友的土地測試把脈找出病源,然后把我們公司的產品拿給他們試用。如果他們覺得好就直接從我們公司的倉庫里搬貨。”剛回國的時候,袁黎明買了一輛車,僅僅半年就跑了幾萬公里。他幾乎每天都開著車,穿著運動鞋到各個農業(yè)合作社去免費為農戶們測量土壤。
“公司運營兩年多,今年是第三年,用四個字說,就是經歷了"風吹雨打"吧,我們經歷了各方面的磨練,現(xiàn)在已經完全進入了正軌,我們的原材料、技術、產品等各方面都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雖然我們的產品在威海是賣的最貴的,蔬菜平均比市場上要貴2-3倍,有些要貴5-10倍,但是因為人們對我們品牌的高度認可,我們的銷路還是很好。”袁黎明告訴記者。
原標題:海歸博士甘心做農民
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wǎng)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