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海歸就業 > 海歸博士后的創業“待遇”(組圖)

關注微信

海歸博士后的創業“待遇”(組圖)

時間:2015-06-23來1源:天府早報(成都) 作者:
回川創業7年,引進一名專家獲政府250萬元補貼
海歸博士后的創業“待遇”
回川創業7年,引進一名專家獲政府250萬元補貼

  編者按

  今年以來,在全國上下都對創新創業大力支持的背景下,成都高新區出臺一系列支持政策,打造全國一流的眾創空間和創新孵化載體,同時制定“創業十條”的細化實施辦法,每年還將拿出1億元支持成長型科技創業企業發展,全年的創新創業投入不會低于10億元。

  從6月下旬開始,天府早報聯合成都高新區發展策劃局,推出系列報道—《環境與樣本—成都高新區創業實踐調查》,從高端人才創業、大學生創業以及創業環境等角度,重點圍繞成都高新區創業新模式進行深入解讀,總結高新區近年來在營造創業環境方面積累的成功經驗。

  天府早報記者陳俊攝影李國東

  放棄美國優越的工作環境,海歸博士后陳元偉回到四川創業已有7年了。

  擁有瑞士洛桑大學博士、美國ps研究所博士后學位的陳元偉,同時也是國家“人才”特聘專家,四川省 “人才”特聘專家,成都市人才計劃特聘專家。1995年到2005年,他先后在美國雅培制藥公司、美國拜耳制藥公司等行業巨頭工作,2008年回川創業。

  回川創業這7年里,陳元偉先后管理和創立兩家生物醫藥企業,均發展良好,現為成都高新區 “海創藥業”總裁,專注抗癌藥物研制。近日,天府早報記者走近陳元偉,希望通過他的創業經歷和“海創藥業”的成長之路,了解高層次人才創業的最實際需求和感受。

  特別是當前,一些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呈現革命性突破先兆,互聯網思維、個性消費推動了商業模式和管理的加速創新,一場“創業革命”正在我們身邊發生。”

  —摘自成都市市長唐良智在 “創業天府”行動計劃啟動儀式上的講話

  創業故事

  海歸博士后回川創業 7年帶起兩公司

  說到創業,陳元偉是最有發言權的人之一。從2008年回到四川,他在7年時間內先后管理了“睿智化學”、創辦了“海創藥業”。如今,前者已經成長至員工200余人、年收入數千萬元;后者的多種抗癌新藥也已經進入臨床前的最后研究階段,并于近期獲得中國發明專利授權,發展穩定。

  其實,在回國創業之前,陳元偉在美國的生活已經足以讓許多人羨慕:獲得瑞士洛桑大學博士、美國ps研究所博士后學位,先后擔任美國雅培制藥公司資深研究員、美國拜耳制藥公司首席研究科學家,從事著國際最前沿的藥物研究……為什么要放棄這一切回國創業?他說:“我想做出國內老百姓能吃得起的藥。”

  如今,陳元偉身為成都高新區“海創藥業”總裁。對比當年,他直言最大感受是創業氛圍變了,不再孤獨了,“我剛回成都的時候,回國創業的海歸非常少,那時我們創業感到很孤獨,有些共性的問題不知道和誰討論。”他笑言現在同路人多了,“大家還專門成立了‘人才聯誼會’,就是把四川省的高層次人才聚在一起,每周辦一次沙龍,討論創業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分享創業經驗。”

  創業經驗

  政府補貼 企業放膽引進高端人才

  創業應有哪些條件?陳元偉表示,適宜的園區環境、人才政策、資金支持、人文關懷都是必備條件,特別是對高新技術企業來說,人才和資金支持顯得尤其重要。

  對于生物醫藥企業來說,由于新藥研發周期長達數年,前期資金投入必須得到保證。“海創藥業”成立之初,就在政府的幫助下獲得了“盈創動力”2000萬元的風險投資,有力支持了新藥研發。在人才方面,企業目前有正式員工40多名,碩士博士比例占40%左右,其中包括國家“人才”專家2名、四川省“人才”專家3名,研發團隊實力雄厚。“這也得益于政府的極大支持。”陳元偉介紹,企業引進一名專家的花費不菲,多虧政府的補貼,才大大減輕了負擔,讓企業有了底氣,“比如之前引進一名美國專家,根據相關政策,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政府一共拿出了250萬元的人才補貼。”他坦言,“正是因為有補貼,我們才有這個膽量和決心去引進專家。”

  產學研合作 校企聯合培養研究生

  在陳元偉看來,針對當前的創業主流高新技術企業,產學研合作更是“必須要走的路”。他表示,生物醫藥是個產業鏈比較長的行業,一個公司不可能完全覆蓋產業鏈上的所有環節,所以就需要將一些項目外包給高校進行研究;此外,高校里研究的都是國際最前沿的成果,而作為企業也需要不斷跟進行業最新動向,因此兩者合作也是種互補。

  身為四川大學教授,陳元偉帶領“海創藥業”一直與四川大學進行著多方面的產學研合作。比如雙方對“藥物化學研究”專業的研究生進行聯合培養,要求該專業學生讀研前先到企業參與3個月的標準化實驗,邀請企業研發專家給學生講課,同時對學生進行公司化管理。此外,“海創藥業”還與川大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藥物作用機理研究,與華西醫院合作進行腫瘤藥物臨床研究。

  數據5億元人才工作專項基金

  2014年10月,《成都高新區推進“三次創業”加快高層次人才聚集的若干政策》出臺,提出每年設立不少于5億元的人才工作專項資金,用于下一代信息網絡、電子核心基礎、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領域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和培育工作。

  四類高端創業人才

  2015年3月2日,成都高新區發布《“創業天府”高新區引領工程方案》,明確將重點招引海外科技創業者、省外科技創業者、高校院所創業人才、知名企業員工四類高端創業人才高度聚集。

  10億元支持創新創業

  2015年3月,成都高新區“創業十條”出爐,提出將設立創業扶持資金,每年拿出1億元支持成長型科技創業企業發展,每年投入創新創業的各類資金不低于10億元。

  1346名高層次創業人才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已聚集各類人才25萬余人,引進海外留學和博士創業人才1346人,其中國家“人才”53人,占全省37%。

  創業經驗

  讓企業專注核心競爭力

  在支持高層次人才創業方面,陳元偉認為,“四川的理念在全國都是比較領先的,尤其是提出鼓勵高校老師創新創業的辦法,是個非常好的舉措。”2014年9月,四川省出臺《支持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十條政策》,其中明確提出,允許在川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科研人員經單位批準后到成都高新區自主創業,最多可留崗5年。陳元偉認為,這項政策很符合國際趨勢,“在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周圍聚集了很多優秀的小公司,大多是大學教授自己創辦的。”

  不過,陳元偉認為國內創業的高校老師太累了,“一個人又要管理公司又要負責研發,很難兼顧好。”他介紹,國外很多創業的大學教授都選擇將公司交給職業經理人來打理,自己只負責項目評估和研發等,工作更輕松效益卻很驚人。他舉例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著名教授Sawyers就創辦了兩家企業,其中的Medivision公司市值已達100億美金;甚至還有哈佛大學的教授一個人就創辦了四五家公司。如果沒有職業經理人打理公司日常事務,這顯然是很難做到的。不過他也坦言,目前國內這樣專業的經理人還比較少見,同時大家的觀念還需要改變,“目前大家對這種模式的信任度還不夠。”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