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清華大學對外宣布,該校與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合作,成功分離了高效抗新冠病毒抗體,為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提供強有力的醫學干預手段。該項成果已經投向《自然》并發表在預印本平臺。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張林琦團隊便與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教授張政團隊合作,對新冠病毒感染和康復期病人體內保護性抗體反應進行了系統和全面的分析。
該團隊利用抗體分析技術、抗體分離技術和抗體評估技術,從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液的B淋巴細胞中,成功分離出200多株抗新冠病毒的單克隆抗體及其編碼基因。這些抗體是康復者在病毒感染過程中產生的天然武器,可以有效識別初病毒表面蛋白的關鍵靶位,阻止病毒進入人體細胞。
據介紹,在人體血液中,抗體可以占到全部血漿蛋白的20%,并隨著血液的流動在全身持續不斷的巡視外來入侵的病毒,并對其實施強大的抑制和清除作用。這也是人體能夠產生免疫力的物質基礎。人體抗體由B淋巴細胞產生,且每個抗體都有自己獨到的特點。
“如果我們把抗體比喻成為一支部隊的話,‘多克隆抗體’相當于不同的兵種的混合,其能力以及對的病毒位置是有很大的差別。有的只是襲擊病毒的‘胳膊’,有的則可以識別并攻擊病毒的‘心臟’。”張政在受訪時表示,他們的工作便是找到能精準打擊新冠病毒“心臟”的單個“士兵”,即所謂的“單克隆抗體”,并獲得其基因,進而實現對該種“士兵”的大規模復制生產。
目前,該團隊正在與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王新泉合作,針對相關抗體開展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研究,篩選所獲抗體中最優秀的個體,全力推動大規模生產、臨床前動物研究和后續的臨床應用開發,為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提供強有力的醫學干預手段。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