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秒12.5億億次——我國自主研制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憑借系統峰值性能等多項關鍵指標,蟬聯2016年全球超算排行榜冠軍。更令人振奮的是,該計算機實現了包括處理器在內的所有核心部件的全部國產化,表明中國完全有能力與國外超算同臺競技。
“神威·太湖之光”是我國科技創新加快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領跑轉變的一個縮影。
原始創新厚積薄發,獲得多項全球第一。在生命科學領域,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羅敏敏團隊首次揭示了中縫背核神經元跟獎賞的關系,為開發治療抑郁和精神分裂癥等疾病藥物開辟了新方向。在新材料領域,中科院理化所劉靜團隊首次發現了液態金屬“能跑”“會跳”“載物前行”等特性,為未來發展柔性智能機器人提供了材料基礎。
航天科技連奏凱歌,續寫太空探索傳奇。“天宮”“神舟”成功對接,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創造了在太空駐留33天的新紀錄,為我國空間站建造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一飛沖天,標志著我國運載火箭實現升級換代、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大科學工程爭奇斗艷,為后續研究搭臺鋪路。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使人類首次完成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起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巨型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成功啟用,有望在探索宇宙起源方面帶來更多驚喜。
動力源自創新驅動的戰略部署。去年5月中旬,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確立了創新驅動“三步走”的戰略;5月30日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吹響了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的號角;8月出臺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描繪了未來5年國家科技創新的宏偉藍圖,啟動了多項投資巨大的重大科技計劃。
活力來自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2016年上半年出臺的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讓取消審批和給予高校院所成果處置權、收益權等新措施落地生根,使科研人員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獲得的獎勵比例由過去的“不低于20%”提高到“不低于50%”;中辦、國辦7月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推出了下放預算調劑權限、“打醬油的錢可以買醋”、勞務費不再設比例限制等多項新規,使經費配置更科學、使用更靈活……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萍紕撔潞椭贫葎撔“雙輪驅動”,必將創造更多“世界第一”,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強勁的新動能。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