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2017年度北京市科技獎勵大會暨2018年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會議召開。會上,共有195項成果榮獲2017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22項,二等獎51項,三等獎122項。
據介紹,北京在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程中,充分發揮科技資源豐富的優勢,通過加強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搶占未來科技發展制高點。2017年度的獲獎成果在納米材料、生命科學、電子通訊、信息科學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新原理、新方法、新技術、新產品,在全球范圍產生重要影響,為北京成為世界級研發成果的“產出高地”奠定了良好基礎。
由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劉云圻院士主持完成的“低維納米碳材料的可控生長及其電學性能研究”項目獲一等獎,成果開拓了石墨烯可控生長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對石墨烯未來在半導體電子器件中的潛在應用有深遠的意義,提升了我國在低維納米碳材料領域中的國際競爭力。
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張令強研究員主持完成的“蛋白質穩態調控的翻譯后修飾機制”項目獲一等獎,成果解決了抑癌蛋白穩態調控機制等重要基礎科學問題以及藥物靶向遞送等重大技術問題,促進了蛋白質修飾學科的發展,為相關疾病治療和藥物研發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經過數年努力,北京已形成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以及以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代表的創新型產業集群和“中國制造2025”創新引領示范區的“三城一區”新局面,2017年195項獲獎成果中,由“三城一區”單位完成的成果達129項,占比66.2%,崛起的創新高地成為北京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
獲獎項目中,由企業主持完成的獲獎成果達79項,占比40.5%,首次突破四成,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邁上了新的臺階。
此外,獲獎的1514位科研人員,平均年齡為42.2歲,其中40歲以下獲獎人數為730人,占比48.2%,接近半數。在195項獲獎成果中,有80后科技工作者參與的成果達168項,占比86.1%。青年科技人才逐漸成長并開始承擔重任,投身于科技創新的偉大事業中,成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力量。(鄭金武)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