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5月10日電 (記者 李亞南)今年5月10日是“世界狼瘡日”又是“母親節”。專家指出,狼瘡性腎炎作為女性高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多樣化的臨床表現給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帶來諸多挑戰,當前更應強調規范治療的重要性,從診斷、治療到長期管理都需多個科室參與。
國家腎臟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東部戰區總醫院)劉志紅院士介紹稱,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中國最常見的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全身多系統多臟器受累、反復的復發及導致器官功能損傷為主要臨床特點。目前中國SLE的患病率居世界第二位。腎臟是SLE最常累及的器官,40%—60%的SLE患者起病初即有狼瘡腎炎(lupusnephritis,LN)。10%—20%的LN患者5—10年會進展至終末期腎臟病(ESRD)。
據介紹,狼瘡性腎炎患者以育齡期女性患者為主,傳統的治療方案提供了有效的治療,但往往會損害患者的卵巢,致使這群女性的卵巢早衰。卵巢一旦發生早衰,除了影響生育,還會導致女性特征的過早衰退,以及骨密度降低、心血管疾病、心理問題、認知障礙(例如增加老年癡呆風險)等不良影響。
劉志紅院士指出:“我們治病不只是治療疾病,還要照顧患者的社會角色和心理健康。很多狼瘡性腎炎患者正處于戀愛、結婚、生子的人生蛻變階段,在治療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對卵巢的保護。讓狼瘡性腎炎的治療不僅有療效,還要更加有人文關懷。隨著規范化診療的提高,狼瘡性腎炎患者的長期存活時間已經顯著延長。此外,創新免疫抑制劑的應用也可以更少影響患者的卵巢儲備功能。所以必須重視保護這些患者的卵巢功能,提高她們的長期生活質量。關注卵巢儲備功能,不僅規范了狼瘡性腎炎的診療,也守護了患者的家庭幸福。”
狼瘡性腎炎是系統性疾病,從診斷、治療到長期管理都需多個科室參與。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強調:“一方面,風濕科、腎內科、生殖科、病理科等多學科醫生的參與有助于更加規范的診療幫助患者提升療效;另一方面,中國自去年起,陸續更新發布了系統性紅斑狼瘡和狼瘡性腎炎臨床指南。這些指南結合中國疾病特色和臨床數據,能更好地指導臨床醫生的診療。我們需要盡快搭建起多學科診療平臺,促進多學科的交流協作,推動狼瘡性腎炎的規范診療發展。”
為推動中國狼瘡性腎炎的規范診療,5月10日,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會發起、羅氏制藥中國支持、50多家醫院風濕科及腎內科醫生聯合啟動“蝶友悉望-白求恩·狼瘡性腎炎規范化診療計劃”,共同推動跨學科聯動診療。
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會李深清理事長介紹稱:“狼瘡性腎炎患者多是育齡期女性,她們正處于戀愛、結婚、生育以及努力奮斗的時期,治療方案需要兼顧療效、生育甚至心理需求,這就需要多學科專家的共同參與。‘蝶友悉望-白求恩·狼瘡性腎炎規范化診療計劃’率先在全國50多家醫院啟動,將推動制定跨學科聯動診療,并持續開展臨床醫生規范化診療培訓活動。”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