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努力把中國醫學科學院建設成為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核心基地”指示精神的關鍵舉措,2019年1月21日上午, 中國醫學科學院為2家研究院、1個研究基地和12個創新單元等院外研發機構和創新單元授牌,為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核心基地建設開啟嶄新一頁。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院士在當天召開的醫學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作會上講話,介紹了中國醫學科學院堅持開放辦院,努力建設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核心基地的謀劃布局和戰略思考。
中國醫學科學院作為我國最高醫學科學研究機構,秉承國家意志、擔當國家責任,杜絕形式主義,以切實可行措施積極推進習總書記指示精神落實落地。在準確把握“核心基地”的內涵要義基礎上,在醫學研究領域甄選國內領銜、具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要素,將其納入由院內外研究所(院)-區域性研究基地-院外醫科院重點實驗室-院外創新單元等組成的創新體系,著力構建體系完備、元素豐富、覆蓋全面、布局合理的醫學科技創新戰略有機體。
隨著環境因素、生活方式、遺傳性因素和醫療衛生服務方式等因素的轉變,我國人口疾病譜發生顯著變化,例如,呼吸病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的威脅人類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我國人口老齡化導致各類慢性病和惡性腫瘤發病率增高,生殖醫學在全面二胎政策開放后面臨新的挑戰……因此,迫切需要面向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通過健全國家醫學科技創新體系,加強基礎臨床的緊密結合,集成全國頂尖優勢醫學資源形成協同攻關的創新高地,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切實攻克和解決重大疾病防治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讓科技成果惠及人民群眾健康。
按照頂層設計、穩步推進,互補協同、共贏發展的思路,目前創新體系建設已開展多項開拓性工作。1月21日掛牌的是學科排名居于國內領銜地位且與醫科院現有體系形成互補的首批院外研發機構和創新單元,依托國家衛生健康委屬委管科研和醫療機構試點建設,包括依托北京醫院建設的老年醫學研究院,依托中日友好醫院建設的呼吸病學研究院,依托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建設的華西研究基地,依托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病毒病預防控制所以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第六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兒科醫院、耳鼻喉科醫院,中山大學眼科中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口腔醫院等8家醫院建設的12個中國醫學科學院創新單元,涵蓋呼吸疾病、老年疾病、精神疾病、產科疾病、兒科疾病、耳鼻喉疾病、口腔疾病、眼底疾病、新發傳染病等重大疾病和健康問題,將通過統籌科技資源配置,搭建發現、研究、解決臨床問題的平臺與載體,著力解決當前重大疾病防控難題,有效提升醫學科技健康服務水平,為廣大人民群眾送去健康福祉。
同時,中國醫學科學院承接國家衛生健康委重點實驗室日常管理,在2017年支持12個委重點實驗室和中西部地區5個重點實驗室基礎上,2018年在中西部地區新增建設11個重點實驗室,目前院外重點實驗室達到28家。加強自身平臺基地建設,現有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3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1個國家轉化醫學重大基礎設施,內設研究中心28個、重點實驗室27個;加快國際化體系建設布局,2018年與牛津大學、哈佛大學、以色列魏茲曼研究所等國外知名機構簽署合作協議,中國醫學科學院牛津研究所建設穩步推進并進入實質性運營階段;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服務區域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和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與江蘇省、蘇州市和蘇州工業園區共建的4萬平方米蘇州系統研究所科研大樓2018年投入使用,華中、云南和深圳阜外醫院以及深圳腫瘤醫院運營順利。
國家衛生健康委一向高度重視并鼎力支持核心基地建設,委托科教司楊青司長親臨會議現場,就核心基地建設提出期望和要求。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上級領導下,中國醫學科學院確立了到2021年初步形成核心基地體系架構、到2035年建成我國醫學研究和教育的核心基地、到2049年建成世界醫學研究和教育的核心基地之一的戰略目標,提出了建設新型國家醫學科學院等15項重點任務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等5項保障措施。2019年將加大開門辦院力度,推開創新單元建設,著力健全醫學科技創新體系,以優異成績迎接建國70周年。
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核心基地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任重道遠,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未來醫科院將繼續通過配置科技資源、加掛牌子、人員雙聘等方式,不斷壯大核心基地建設范圍,計劃通過依托學科建制規模較大的單位建設研究院;圍繞二級學科或是新興、交叉、前沿學科等研究領域建設研究所;通過整合地區研究力量建設研究基地,發揮輻射作用;圍繞某一研究方向或項目,依托高水平科研團隊建立創新單元,作為創新體系的“細胞”,形成創新體系基本要素。研究院、研究所、研究基地等研發機構可包含若干醫科院重點實驗室或創新單元。
會議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鄭忠偉副院校長主持。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教司領導、院校領導、建設單位代表和各研發機構與創新單元代表、京津地區所院負責人和科技人員代表,院校機關各部門代表等共計120余人出席會議。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