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1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報道,日前,日本12家地方報紙聯手進行了一場針對外籍常住人口的調查,調查對象共305人。調查方從中選取了113名外國留學生和125名外國技能實習生,圍繞著他們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更為細化的數據分析。
調查結果指出,外國技能實習生更關心如何獲得特定技能在留簽證,而以留學生身份常住日本的外國人則更關心如何與日本人處好關系。而關于是否寄希望于成為永住者的問題,有53%的外國留學生表示期待,外國技能實習生則只有37%。
在關于“是否希望將現有的在留資格替換為特定技能在留資格”的調查中,超過七成的外國技能實習生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而選擇“是”的外國留學生只有32%。對于這一調查結果,熟悉留學生政策的東京工業大學佐藤由利子副教授解釋說,對于持留學簽證的外國人來說,最長為五年的特定技能簽證并沒有多大的吸引力,他們還有更多工作機會的選擇。而對于技能實習生來說,他們可以選擇的范圍較有限。
當問及“是否結識了日本朋友”這一問題時,46%的外國技能實習生選擇否定的回答。事實上,僅僅局限于從工作地到居住地之間兩點一線的生活軌跡,導致了外國技能實習生缺少與日本社會深入接觸的機會。而72%的留學生則表示自己在日本結識了新的朋友,不過,也都是在學校或者兼職的地方認識的。
佐藤由利子副教授還表示,盡管來到日本的這些外國人,包括留學生和技能實習生,他們中的很多人是懷著對日本的好感而來的,但是語言障礙、遇到問題無處可訴,以及心理上的孤獨感等等,往往帶給他們很多負面影響,使他們處于一種孤立無援的狀態中。她也因此呼吁在日本的外國技能實習生能夠主動的、有意識的與日本人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溝通。針對外國留學生現存的問題,她認為,當那些留學生在學校或者兼職的地方受到不公平待遇時,沒有可以反應問題的地方,因此,她建議,日本的相關部門應該著手設立一個專門的咨詢渠道,這樣外國勞動力可通過電話或電郵的方式便捷地反應問題、獲得幫助。
一位在仙臺從事海產品加工的技能實習生唐女士表示,安居才能樂業,因為語言障礙等客觀困難的存在,自己在融入日本社會時感覺不少壓力。但是在逐步克服困難,與日本社會相融合的過程中,自己也收獲很多,如果能夠獲得特定技能簽證也是一個不錯的出路,她也期待獲得更多相關信息。(王亞囡)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