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人才論點 > 施一公:從未說成果發表西方雜志是免費勞動

關注微信

施一公:從未說成果發表西方雜志是免費勞動

時間:2016-06-20來1源:雷嘉 作者:zhujunwei

本報訊(記者 雷嘉)針對近日某網站刊登的一篇個人演講,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院士昨天在個人博客(相關博文施一公科學網博客)上發表聲明,稱其中部分言論“本人從未在任何場合發表”。北京青年報記者看到,施一公所指的言論是“中國的科研成果發表在西方雜志是在為西方免費勞動”,這一話題近期正在學界熱烈討論。

施一公院士昨天在科學網個人博客上發出博文,指出6月15日網易新聞刊登的一篇文章中部分內容子虛烏有:“本人從未在任何場合發表上述言論。對網易等新聞媒體嘩眾取寵、無中生有地編造本人言論的不當行為表示強烈譴責。”

北青報記者看到,網易新聞刊登的這篇文章以《施一公關于中國創新人才培養的演講》為題,后來網易手機客戶端又將標題改為《施一公:中國大學及研究所科研是為西方免費勞動》,署名作者是“寄情山水多讀書”。文章導語中稱,全文內容來自2014年9月施一公在“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第三屆年會”上發表的主旨演講。全文較長,而施一公聲明自己從未發表過的言論,是其中一段:“我們的大學在科研上的導向,就是指揮師生在西方雜志出版文章。我們的科研成果寫成英文,發表在西方雜志,而我們的工程師反而無法學習我們的最新成果,因為這些西方雜志訂閱費用十分昂貴,國內少有企業訂閱;而且大部分工程師很難看懂英文文章。因此,我們的大學和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實際是在為西方免費勞動,而且有時還付費在西方發表文章,等于倒貼為西方服務,這是我國大學導向的最大問題。”

近一段時間,有關國內學者的科研成果是否應該都追求發表在國外學術期刊的話題正在學界和媒體界熱烈討論。今年4月,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向高校發出《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邀請函》,其中“教師發表在A類期刊上的文章”是評估指標的一項。但“A類期刊”的名單引起一些學者質疑,因為名單上中文期刊比外文期刊少。一些人文學科學者提出,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中國研究有自己的特色和氣象,倚重在外文期刊上發表論文來評估科研成果不盡合理。雖然該中心后來又發出補充通知,暫不增列“A類期刊”指標,但對該話題的討論已經擴散到整個學界。不過理、工科學者普遍認為,理工科類的頂級學術期刊幾乎都在歐美國家,在國際上享有權威地位,因此不能要求他們的論文都發在國內期刊上。

今年49歲的施一公是享譽世界的結構生物學家,也是海歸科學家的代表人物,近日剛當選中國科協副主席。昨天,科技部官方微博也轉載了他的這篇辟謠博文,有網友留言:“這事兒就不像搞科研的說的,基本屬于無知者的想象。”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施一公的博文發表于昨天中午12時許,當時網易的文章還能看到,但到17時左右該文章頁面已被刪除。(原標題:針對某網站刊發“科研成果發表在西方雜志是在為西方免費勞動”一說 施一公聲明從未說過免費勞動)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