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博士生王秀娟,在學院的精心組織下,通過遠程視頻答辯,順利完成了博士學位論文答辯。這場特殊的答辯也拉開了重慶大學通過網絡開展博士生學位論文遠程視頻答辯的序幕。
從答辯信息公示到答辯宣布結束,看似一場普通的學位論文答辯,背后依靠的卻是多部門的攜手通力合作,在特殊時期,共同為學生順利畢業保駕護航。
在疫情防控不松懈的重要階段,重慶大學研究生院根據《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做好 2020 年上半年畢業研究生學位授予相關工作的通知》制定了方案,指導各學院在保證學位授予質量和遵守保密要求的前提下,根據自身需要組織開展遠程視頻答辯。要求各學院調研摸排畢業生的論文完成進度、存在的困難、就業情況以及心理狀況等,提前制定好本單位研究生學位論文遠程視頻答辯工作方案,選擇適合的視頻會議軟件和投票表決軟件。
據重慶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李英民介紹,今年預計博士畢業生500余人,碩士畢業生4000余人。在延期開學期間,如果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滿足答辯要求,可選擇遠程視頻答辯的形式。通過采取線上提交學位審查材料、線上審核、線上送審學位論文和遠程視頻答辯等方式,能夠有條不紊地推進研究生學位授予相關工作,為學生順利畢業搭建平臺、提供便利。“我們提出‘六不’工作方針,即,指導不減、授位不停、程序不變、形式不一、標準不降、督導不松,在保證學位授予質量的前提下,確保疫情防控期間研究生的學位授予工作順利進行。”李英民說。
27日開展的首場博士學位論文遠程視頻答辯,從組織形式到投票方案乃至對學生的著裝規定,都完全遵照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要求、標準和流程規范。發布在學院主頁上的答辯公告,提供了虛擬會場的會議號供師生和社會大眾在線旁聽。身處湖北、重慶等地的專家和身處山東的答辯博士生盡管相隔千里,但并未影響答辯過程中的問答“交鋒”和熱烈的學術探討。學院工作人員也對答辯全程做了錄像、截屏,作為答辯記錄留存。
在答辯委員會宣布答辯通過后,王秀娟非常激動,“感謝導師抽出很多寶貴時間對我進行在線指導,讓我能夠在疫情期間順利完成博士學位論文答辯。”身在山東濟南的她在答辯后告訴我們,遠程視頻答辯是一種全新的體驗,讓她在特殊的情況下能夠順利完成答辯,還能與專家跨地域在線交流,收獲了許多寶貴建議。她還建議學弟學妹們,可以在參與遠程視頻答辯前多加練習,以適應這種全新的答辯方式。
電氣工程學院付志紅教授,作為博士生導師旁聽了這場答辯,他認為,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遠程網絡答辯是一種有效的方式,能夠節省跨地域的成本,讓邀請外地、甚至境外的高水平專家參與答辯討論成為可能,有利于加強學術交流。答辯委員張維清教授表示,云端答辯是在特殊時期非常好的一種形式,降低了疫情對學生畢業、深造、就業造成的影響,他建議,同學們參加云端答辯一定要控制好時間,把論文的核心內容展示好。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