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來,濟南臨港經濟開發區以“發展實體經濟、建設空港新城”為主題,不斷優化各方面發展環境,完善服務功能配套,抓好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各方面工作,區域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入區項目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年均20%-30%的增幅。特別是近兩年來,隨著開發區知名度、影響力不斷提高,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相繼與開發區簽約,在開發區集中落地、建設,使開發區進入了跨越發展的新時期。
今年,是濟南臨港經濟開發區項目建設之年,也是區域經濟跨越發展“見形象”、“顯實效”的關鍵一年。為牢牢抓住當前跨越發展機遇,突出臨港核心區發展和項目建設工作中心,開發區研究確定了“打造四大片區”、“提升三大環境”的工作重點和目標。
四大片區特色鮮明、功能完備,打造宜商宜居宜休閑的高品質“城中城”。
工業A區關鍵詞 速度效率聚集區
A區位于開發區核心區西南部,是開發區規劃發展中的新型工業聚集區,也是當前開發區項目集中建設之區。已入住有歷源工業園、山東春鵬彩虹電器有限公司、山東苛氯工程設備有限公司、臺灣臺橡(濟南)實業有限公司、山東沃森電源設備有限公司等內外資企業。目前,區域內有9個項目開工建設,7個項目取得土地、即將開工,還有10多個項目正在辦理土地有關手續。下一步,開發區將突出加快工業A區項目建設速度,進一步細化項目服務,提高工作效率,著力推進總投資1.1億元的藝能科技、總投資1億元的百鳴生物制藥等在建和擬建項目建設,年內確保其中16個項目竣工或投產,努力形成開發區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聚集區和增長極。
歐洲工業園片區關鍵詞 外資精品特色
歐洲工業園是開發區全力打造的精品特色產業園,通過近年來的發展,已吸引了德國采埃孚公司等25家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外資企業入區,成為全市最大的歐美企業聚集區,并納入了省部合作框架。濟南外企協會歐洲投資企業分會也在此掛牌設立。為進一步建設好、發展好歐洲工業園,開發區專門聘請法國凱捷咨詢公司,對總面積2平方公里的歐洲工業園產業、招商戰略進行了規劃,提出了打造品牌化的全省乃至全國歐洲工業示范區的目標。下一步,開發區將鎖定目標繼續不遺余力地推進歐洲工業園建設,一是優化項目服務,積極推進德國大陸等現有企業進一步增資擴股、膨脹發展,促進寶世達瑞士精密銅制品、法國SPDF公司、德國海樂等簽約和在談項目盡快落地建設,不斷壯大發展實力;二是強化外資項目招商,按照歐洲工業園產業、招商戰略規劃與布局,通過“走出去招商”、“以商招商”、“產業招商”等方式,加強宣傳推介,搭建交流平臺,吸引更多的外資企業向園區集中聚集。
溫泉商住片區關鍵詞 生活配套空港新城
溫泉商住片區是臨港經濟開發區城市規劃中的配套生活區域,集商貿、居住、旅游于一體,以鴨旺口溫泉———濟南市開發最早的地下溫泉為主要資源,已開發建設有濟鋼溫泉度假村、溫泉小鎮等項目,濟南溫泉空港置業、上海一方房地產等一批溫泉旅游、房產開發項目也已簽約入區、籌備建設,未來將形成集溫泉療養、休閑度假、商務旅游、健身娛樂為一體的三產服務片區。
現在,開發區正積極發揮轄區溫泉資源優勢,全力抓好總投資1.98億元的溫泉總部基地、總投資2億元的山東營地旅游、總投資3.6億元的溫泉小鎮二期等商貿、居住、旅游項目開發,促進周邊協和學院二期、公租房等項目建設,不斷完善城市生活配套,建設空港新城。
臨港工業物流片區關鍵詞 規模高端高質
上有航空,下有高速,未來還有輕軌通過,具有發展現代物流產業的天然交通優勢,著實吸引了一批物流企業的目光。但有些物流企業習慣于傳統做法,居于產業鏈低端而缺乏創新,不僅效益不高,而且不可避免會帶來環境方面的影響。為此,開發區牢牢鎖住規模、高端、高質取向,強化選資意識,提高入園標準,決不浪費自身得天獨厚的交通優勢。近年來,以打造臨港工業物流片區為目標,積極利用好、發揮好這一優勢,抓好招商工作,已吸引了新加坡普洛斯、新加坡豐樹等一批國際知名物流企業入區。當前,正全力推進總投資2.6億美元的新加坡普洛斯工業物流園、總投資2.5億美元的香港巴夫洛工業物流園、總投資2億美元的新加坡豐樹(濟南)產業園、總投資2.6億元的澳大利亞嘉民集團物流園、總投資15億元的中國平安(濟南)金融物流產業園等諸多投資數十億元項目實施,努力實現區域經濟的滾動發展、規模開發。
三大環境逐步完善提升 園區綜合承載能力越來越強
提升基礎配套環境構建完整交通網絡
進一步完善道路配套。在機場路改造提升等入區道路工程順利推進的同時,加大投入,新建歐園南路、機場東路、臨清路、稼軒西路、規劃路等道路路段,實施溫泉路西延至荷花路工程,適時改造提升清河東路、臨港南路、溫泉南路等區內道路,構建完整交通網絡。進一步完善電力配套。架設總長度約14.7公里的5條供電線路,滿足園區企業、項目用電需求。進一步完善生態生產綜合配套。積極推進2.5萬噸臨港污水處理廠建設,實施小清河北污水處理站工程、楊家河排污和景觀整治工程,逐步鋪設完善區域污水、自來水、天然氣等各類管網;積極推進科技孵化器建設,探索市場化運作模式,吸引項目、資金和人才、技術共同聚集,不斷提升園區綜合承載能力。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