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蕓)7月5日,第七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在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揭曉。由本報推薦的作品《黎曼猜想漫談》獲創作類作品金簽獎,翻譯類作品金簽獎頒給了臺灣翻譯家蔡承志的《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
作為海峽兩岸最重要的科學普及獎項,第七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由吳大猷學術基金會主辦,中國科學報社、臺灣中國時報開卷周報合辦。吳大猷科普獎每兩年舉辦一次,在出版的科普華文著作中遴選出優秀圖書給予獎勵。
在本屆評選過程中,兩岸出版界踴躍報名,大陸地區共征集圖書220冊,臺灣及香港地區收到報名書籍184冊。兩地各自經過初評、復評,共推薦19本著作進入決選。本屆決選委員會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大陸復選委員會主任劉嘉麒和“中研院”院士黃秉乾、朱國瑞、曾志朗、李太楓、沈元壤組成,并于7月3日在臺北舉行決選會議。最終選出創作類金簽獎、銀簽獎各一名,翻譯類金簽獎一名、銀簽獎兩名,青少組特別獎兩名。
大陸地區的初評、復評工作由中國科學報社組織,劉嘉麒、歐陽鐘燦、姜景山等7位院士、專家擔任評委。此次推送的《鼠疫斗士——伍連德自述》和“李毓佩講故事學數學”系列分獲翻譯類銀簽獎和青少組特別獎。
本報社長兼總編輯陳鵬出席頒獎典禮。他在致辭中說,吳大猷科普著作獎從2002年首次舉辦,12年來已逐漸成為海峽兩岸科普創作、出版界進行交流溝通的重要橋梁,不僅激勵了眾多科普作者、譯者的創作熱情,也為公眾推薦了一大批優秀科學普及著作。“我們做科普評獎不是目的,讓更多的人重視科普、關心科學才是最終目標。”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