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引才活動 > 訪貴州大學大數據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王旭

關注微信

訪貴州大學大數據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王旭

時間:2014-12-08來1源:貴陽日報 作者:91boshi

■開欄語

  時下,大數據的氣息撲面而來。大數據產業已成為具有戰略意義的前沿性、高端性、新興性產業,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占據重要位置,受到全球企業界和政府的高度關注。如何搶抓機遇、站在大數據的潮頭,已成為各國企業、政府探討的重要內容。今日起,本報開辟專刊《對話大數據》,與專家、學者及業內人士面對面,聚焦大數據產業,探討其發展趨勢。

  A

  大數據是國外金融機構的“捕鼠”神器

  這是一個急劇變革的時代。就像馬云說的那樣,還沒搞清電腦的時候,移動互聯網來了,還沒搞清移動互聯網的時候,大數據時代來了。仿佛一夜間,大數據、云計算就成為了中國人的“口頭禪”。但對于大數據企業以及市民來說,大數據的商業價值所在仍然像“謎”一般。

  貴州,欠開發、欠發達的地區。然而,面對大數據產業浪潮,貴州的起步不晚,甚至可以說比較早——國內三大運營商的數據中心落戶貴州,富士康、阿里巴巴、北京世紀互聯寬帶數據中心與貴陽市聯手打造“云上貴州”新應用……在產業起步的同時,貴州對大數據產業的研究也“走得較快”。2014年5月,貴州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正式更名為大數據與信息工程學院,成為國內首個專注于大數據人才培養的高等院校。近日,本報記者對貴州大學大數據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王旭進行了專訪,探究大數據產業的前沿與貴州、貴陽大數據產業的發展路徑等。

  B

  呼叫中心產業并非低端產業,其數據收集能力無可比擬

  記者:您是什么時候開始接觸大數據的?

  王旭:應該說是在國外留學的時候開始接觸大數據。2003年至2007年,我在四川大學讀本科,期間獲得了中英優秀青年獎學金。本科讀完后便被國家公派到英國牛津大學物理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器件小組學習。一直到2012年5月份拿到博士學位證書后才回國從事教學工作。

  在牛津大學期間,學生和教授之間有一個好的習慣:就是每天早上11點和下午4點,如果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不同系別、不同專業的學生和教授便會交叉匯聚在一起進行相互交流,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來開闊自己的視野。也是在與他們的交流中,我也開始接觸到大數據在其它領域中的應用方法和案例,并對大數據產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記者:在國外,大數據主要應用在哪些領域?

  王旭:大數據技術是近年來信息技術領域的研究熱點,其原理是通過采集和分析海量數據獲取有用信息,創造價值。它的學科基礎比較廣泛,例如統計、計算機、軟件編程等方面。但從近幾年的“熱度”來看,在國外,大數據在金融和醫療方面的應用最受矚目。大家都知道,英國倫敦是一座金融城市,因此對資本市場的監管必須非常嚴格,大數據在其中就扮演著數據監控的角色。

  說一個大數據“捕鼠”的案例。在一些金融機構中,如果交易員私自將一些內部信息透露給身邊朋友,讓身邊朋友代其進行股票、證券交易,這就是我們俗稱的“老鼠倉”行為。如果依靠傳統的舉報、突擊檢查等方式獲得線索的話,是很難查出“老鼠”的。但是運用大數據的話,便可以通過抓取各種看似雜亂而無關的分散信息,利用各種算法將交易金額、開戶時間、賬戶資金規模等數據進行自動關聯、聚類、分類和重排,尋找各種違規交易的蛛絲馬跡。比如說我發現兩個交易賬戶,交易的品種、時間、頻次、手法非常接近,而其中一個是基金賬戶,那另一個就很有可能是“老鼠倉”。

  在大數據醫療方面,國內外的探索熱情都很高。去年5月,牛津大學就設立了英國首個綜合運用大數據技術的醫藥衛生科研機構“李嘉誠衛生信息與發現中心”,其中香港富商李嘉誠資助了2000萬英鎊,主要是通過搜集、存儲和分析大量醫療信息,確定新藥物的研發方向,探索特定疾病的新療法。

  C

  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有四條方向可以選擇

  記者:目前國內大數據產業發展現狀如何?

  王旭:有資料顯示,人類產生的數據量正在呈指數級增長,大約每兩年翻一番。這意味著人類在最近兩年產生的數據量相當于之前產生的全部數據量之和。據監測,這個速度在2020年之前會一直保持下去。圍繞這些數據的收集、處理和應用,形成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數據產業。基于此,國內大數據產業可謂方興未艾,其中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企業在大數據開發和運用方面一直走在業界前沿。

  現在大家都知道大數據產業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但潛力在哪,其商業模式又是什么?實際上就在于數據商業價值的挖掘。其中阿里、京東等電商企業就很好地挖掘了大數據的商業價值,例如我們在搜索購物時,淘寶、京東商城等網站就會結合你以前購買的一些商品信息,非常“貼心”地把你也許感興趣的內容推薦給你,從而提高網友的購物體驗,這也給企業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記者:現在貴州也正在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您如何看待其商業價值?

  王旭:貴州擁有豐富的水電資源和氣候優勢,非常適合發展大數據產業。但目前來看,貴州的大數據產業現在還處于一個起步階段,商業價值并不明朗。這也是日前省經信委主辦2014中國(云上貴州)大數據商業模式大賽的主要原因,就是希望能夠借助全球大數據相關的企業和團隊、業內人士、創業者和高校師生的創意,為貴州大數據產業商業價值的挖掘出主意。

  此外,貴陽市日前提出全方位加速重點打造呼叫中心產業的做法也是挖掘大數據商業價值的一個明智之舉。呼叫中心看似一個勞動密集型的低端產業,但它一點都不低端,它的數據收集能力是其它行業難以比擬的。其實貴陽看中的是其數據收集能力。因為只有先具備海量的收集儲存,然后才能進行數據的處理和分析,這是開發和應用大數據商業價值的前提和基礎。

  記者: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當前最緊缺的是什么?

  王旭:平臺好搭建,“人才戲”難唱。目前,國內的大數據人才主要集中在北上廣等東部發達城市,而貴州的大數據人才卻相對匱乏,因此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最需要的是大數據人才的儲備。因為只有配備一些精通于數據采集和挖掘的數據科學家,才能夠建立高級分析模型,發現趨勢和隱藏的模式,使大數據真正發揮作用。

  也正因如此,今年5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和貴州省教育廳批準,原貴州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更名為大數據與信息工程學院,成為國內首個專注于大數據人才培養的高等院校。目前,學院內已經專門設立了大數據科學與工程系,并招收了首批100名學生,分別進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聯網工程兩個專業的培養。其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偏向于數據的分析和應用,物聯網工程偏向于傳感器、識別設備等硬件的使用。

  未來,我們還計劃做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將現有的基礎性課程進修完善,并在5年內將大數據科學與工程系的學生規模發展成1000人,以適應當前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的需要。二是與國內大數據相關企業合作建立實訓基地,以便讓學員中的學生能夠到企業中進行“實戰”,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數據分析能力。三是準備與惠普公司開展大數據資質認證的培訓,前期先做大數據相關院校、科研機構以及企事業管理人員的資質認證培訓,后期為貴陽大數據相關企業提供大數據采集、挖掘、儲存等技術培訓及資格認證服務,以滿足大數據產業快速發展中的人才需求。

  記者:您參加了“云上貴州”大數據商業模式大賽嗎?

  王旭:我們參加了,主要是做中草藥的課題研究。

  記者:中草藥和大數據也有關系嗎?

  王旭:中草藥有很多,比如說天麻,其中很多成分都是有益的,但如果拿這些成分入藥,就必須要有統一的標準。但目前來看,貴州雖然盛產中草藥,但大部分都是由農民進行散種,因此我們想通過大數據的食品安全云,通過數據溯源的方法進行標準化種植。具體來說,我們會通過特定傳感器檢測收集其生產過程中的溫度、濕度、日照、氣候等數據。產品一旦能夠達到標準,我們便對其種植時的數據進行溯源,并按照同樣的溫度、濕度、日照等進行標準化種植。這種溯源的做法,就是貴州提出的“7+N”朵云中食品安全云的一種表現形式。未來,我們還希望能把這個課題向大數據金融方向延伸,建立農產品價格信息云平臺,用O2O的形式貫穿整個產業鏈。科技力量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其真正的偉大之處是每個人都可以受益,而我們的最終目的也是以科技的力量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

  記者:您認為貴州大數據產業的未來方向在哪里?

  王旭:貴州省發展大數據產業必須要結合自身實際,走一條屬于自己的創新之路。當前而言,國內三大運營商數據中心同時集中落戶貴州,可謂是全國首例。因此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的第一條路是基于數據中心,做專業化的數據收集和儲存平臺,讓外省的企業在貴州這個平臺上“跳舞”。

  第二條路是結合貴州民族藥、旅游業、特色農產品等傳統優勢產業,利用大數據技術幫助傳統產業直接獲取消費者對其產品的反饋,以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互動溝通,幫助傳統產業在營銷、廣告以及新產品開發等方面加速互聯網化,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第三條路是利用大數據進行智慧城市的建設,現在貴州大學就有很多教師在進行體檢數據收集、醫院醫師問診服務云平臺等公共領域的研究。

  第四條路是結合貴陽市在“三線建設”時期留下的工業基礎,利用大數據智能識別等技術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例如機器人的制造等,這在國內外都是非常前沿的應用,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人物名片

  2003年至2007年,四川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微電子系本科生,期間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交流學習。2007年至2012年獲得中英優秀青年獎學金成為英國牛津大學物理學院凝聚態物理系研究生。2012年獲得博士學位。2013年起在貴州大學理學院任校聘副教授;2013年9月起任貴州大學大數據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貴州省電子功能復合材料特色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為納米光電材料以及低維物理學等。2011年實現了量子點與光子晶體波導的強耦合,在國際一級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

  ■記者手記

  我們缺少一顆

  運用大數據的“心”

  初聽王旭的課題研究,讓人有些驚奇:貴州的中草藥和大數據也有關系嗎?王旭的回答讓人茅塞頓開。原來不是大數據“高大上”,而是我們缺少一顆運用大數據的“心”。

  回過頭想想,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當我們在亞馬遜等網站上有過瀏覽網頁或購物經歷后,會發現頁面上經常出現一些商品推送信息,原來這是電商針對每個消費者量身定做的商品推薦,他們能從消費習慣的記錄里推斷出最為精準的商品信息并及時推薦給客戶。

  同樣,在北京·貴陽大數據應用展示中心參觀時,也看過這么一個故事:美國的Target百貨公司上線了一套客戶分析工具,可以對顧客的購買記錄進行分析,并向顧客進行產品推薦。一次他們根據一個女孩在Target連鎖店中的購物記錄,推斷出這個女孩懷孕了,然后開始通過購物手冊的形式向女孩推薦了一系列孕婦產品。這一做法讓女孩的家長勃然大怒,事實真相是女孩隱瞞了自己的懷孕消息。

  從一個人雜亂無章的購買清單中,經過對比發現了其中的規律和不符合常規的數據,并就此得出一些真實的結論,這就是大數據在我們身邊的應用。通過這些應用,我們也可以看到,當今時代的大數據越來越也成為一種商業資本,給予企業豐厚的回報。

  目前,貴州、貴陽正在積極布局大數據產業,通過建立大數據基地、云計算中心等形式,在國內“云”市場搶得先機。對于貴州的傳統企業來說,如果能夠擁有一顆開發和運用大數據的“心”,那么大數據產業的商業價值還會是個“謎”嗎?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