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索中學階段拔尖學生基礎培養的新模式,8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與成都市第七中學簽署“拔尖人才基礎培養”合作協議。據悉,成都市第七中學是西南地區首所與國科大簽署這一協議的中學。
根據協議,國科大將推薦高水平科學家為成都第七中開設科學講座,接受學生參加科技冬、夏令營,并幫助成都第七中教師更新知識、開拓視野。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將向成都第七中學生開放相關研究所或重點實驗室,支持和指導學生進行相關科學實踐活動。
作為我國科學技術領域的最高學府,中國科學院大學于2014年首次招錄了332名本科生。其中,在四川招收本科生30人。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王穎介紹說,該校對本科生的教育以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為目標,培養模式主要采取“導師制”、“小班化”、“三段式”。學校給每名本科生配有導師,給每個班級配有“雙班主任”,即一名科學家班主任,一名博士畢業的年輕班主任。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丁仲禮說,對培養創新人才而言,除了做好本科生與研究生之間的培養銜接外,如何做好基礎教學特別是高中階段教學與大學之間的銜接,形成完整的人才培養鏈條,這是對中國整個高等教育來說是一個新課題。丁仲禮說,中學階段的教學重點應該放在數學、物理、語言上,應引導學生多看文學經典著作,具有良好的寫作能力,另外把基礎數學學好,如果學有余力的話,可以學學微積分的前半部分,這樣升入大學后,就能和大學物理的課程銜接上。
在本次簽約儀式上,王穎還透露,2015年國科大在川招生規模與去年相當,在錄取方式上將發生較大變化。2015年,將在繼續采取“綜合素質評價”的錄取模式上,拿出部分名額實施“純高考”模式,即:即使沒有參加該校的測試,只要高考成績優異,也可以報考該校。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