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尹來 河南一名在讀大學生葛偉(化名)去年11月份向113所高校寄出掛號信申請公開“三公”經費預決算信息,截至目前有44所高校給出回復,已回復公開或通過網站公開其“三公”經費的高校只有30所。
南都記者了解到,廣東有四所高校向葛偉公開了“三公”經費。此外,南都記者查閱廣州市屬高校財務信息公開情況發現,廣州市屬9所高校都在規定時間內,在學校官網上公布了其財務信息。
根據教育部2014年7月發布的《高等學校信息公開事項辦法》,高校需在2014年10月底前向公眾公布財務狀況。
南方醫科大學“三公”經費為零
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30所高校向葛偉公開了“三公”經費,但約七成被申請的高校選擇不回應。
葛偉介紹,他以研究為名向這113所高校申請公開“三公”經費預決算信息,其中廣東高校有12所,包括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在內的不少高校都表示需要申請人提供研究證明。
高校中,華南師范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和南方醫科大學向葛偉回復了“三公”經費的具體數目。其中,華南農業大學2013年“三公”經費為446萬余元,華南師范大學的“三公”經費為47萬元,南方醫科大學的“三公”經費為零。廣州醫科大學則回應稱在網站上公布了相關經費情況。
華南農業大學“三公”經費的大頭在接待費上,為335萬余元。出國費用為近30萬元,車輛運行費為81萬余元,全年無車輛購置費。
而華南師范大學的47萬元,全部為因公出國(境)費支出。學校全年使用財政撥款安排華南師范大學出國約30人次。其中,參加學術會議及交流支出43萬元,主要用于會議差旅費、交通費、會務費等;參加境外業務培訓及科研4萬元,主要用于項目合作研究等。
廣州醫科大學因公出國費用為45萬元,公務車運行費用為43.96萬元,公務接待費為40萬元。
南方醫科大學三公經費為何為零?該學校在官方微博上表示,這是因為其“三公”經費開支主要從自籌經費中支出,沒有用到公共財政撥款。
南都記者查閱發現,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的財政決算情況有在各自的官網上掛出,但“三公”經費使用情況沒有在列。
廣州9所市屬高校賬本全公開
2014年年中,國家教育部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高等學校信息公開辦法》制定發布《高等學校信息公開事項清單》,要求教育部直屬75所高校在2014年10月31日前向社會全面公開清單所列事項,包括招生考試信息、財務資產及收費信息、學生管理服務信息等在內的10個大類50條具體項目,地方高校和有關部門所屬高校則根據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主管部門要求做好清單落實。
南都記者統計發現,廣州市屬普通高校目前共有9所,包括廣州大學和廣州醫科大學2所普通本科高校,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和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6所高職類院校和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
這9所高校信息公開做得怎么樣?南都記者發現,它們都在規定時間內,在學校官網上公布了其財務信息,包括收支預決算總表、收入預決算表、支出預決算表、財政撥款支出預決算表,并細化公開至項級科目。但各高校曬賬本透明度不一。
廣州市屬高校中有7所主動在其2014年的財政預算中,公布了“三公”經費,還包括了會議費。例如,廣州城市職業學院2014年會議費預算為88萬元,比20 13年減少40萬元,下降31 .25%,主要是因為按照中央八項規定的要求,嚴格控制各類會議費的支出。
■疑問
“三公”經費自籌是不是也要曬?
學校曬“三公”為何尺度不一?對此,有學校負責人在回復時表示,教育主管部門并沒有對高校“三公”的公開做具體要求,學校完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自行公開“三公”的有關情況。
對此,中山大學財稅系副主任林江教授就表示,實際情況確實如此。現在對于高校財務信息公開究竟應該怎么曬,教育部并沒有統一模板和具體要求,所以,財務信息怎么公開,是否要曬“三公”,曬到何種程度,現在還是每個學校自己在掌握。
“從目前來看,確實廣州市屬高校的財政公開程度是比省屬甚至部屬高校要高,這是個很奇怪的現象。”他就表示,高校財務公開要規范化,首先需要教育部和財政部能共同協商,推出一個統一的公開信息模板出來,交給有關高校作為參考,這樣才能以統一標準來評判各高校的公開程度。“部屬學校應該做表率作用,地方院校跟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