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以深圳市孔雀團隊項目《新型仿生可持續海洋漂浮結構》為背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
結構工程、海洋漂浮結構、海洋結構動力學、混凝土結構與材料、復合結構與材料、新結構與新材料,材料再生與利用、固體力學及計算機模擬。
二、職位描述和應聘條件
1、專職研究員/副研究員
工作內容:專職從事課題研究、團隊項目管理。
崗位期限:3年
應聘條件:
(1)獲得高水平大學或科研機構的博士學位;
(2)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SCI論文2篇以上(或同等研究經歷);
(3)具備良好的中英文閱讀和寫作能力,能獨立撰寫英文SCI論文;
(4)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協調能力,能夠勝任崗位的工作要求。
聘期待遇:
享受深圳大學專職研究人員待遇,享受深圳大學相關社保及公積金;可申請學校周轉住房,申請條件按學校后勤管理部門相關規定執行。工資實行年薪制,由深圳大學人力資源部按月發放。副研究員年薪32萬至43萬(共十級),研究員年薪43萬至57萬(共十級),具體薪級標準根據學歷、研究經歷等確定。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的,崗位薪級工資晉升一個薪級,計發年終績效獎;可在深圳市落戶,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辦理隨遷入戶。任職過程中表現優秀的專職研究人員,表現優秀者可根據預聘-長聘制教師聘任程序申請教師崗位,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獲聘的研究人員除了深圳大學的收入,符合條件的還可以個人申請深圳市政府的人才政策,如"孔雀計劃"和"高層次專業人才"等。舊的深圳市"孔雀計劃"、高層次專業人才對引進人才最低補貼160萬元。新的"孔雀計劃"從2021年9月1號開始實行,具體申請方式、認定標準及補貼金額以深圳大學最新發布政策為準。
應聘方式:
應聘者請提供以下材料:
(1)初審
a)個人簡歷;
b)學位證明復印件;
c)反映本人學術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電子文檔;
d)其他相關材料的佐證文件。
(2)初審合格者將被通知面試,由專家組面試考察。
2、博士后
工作內容:
(1)與項目組合作進行相應課題的科學研究,承擔項目組分配的科研任務;
(2)與項目組合作發表高水平論文。在站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2篇JCR二區文章,或1篇JCR一區文章;"JCR分區"指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JCR期刊分區表中大類或小類分區;
(3)協助合作導師指導研究生的學習和科研;
(4)完成流動站規定的考核指標。
考核要求及具體管理要求,參照《深圳市博士后管理工作規定》和《深圳大學博士后管理工作》等有關規定。
應聘條件:
(1)年齡在35周歲以下、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的人員、申請人不能申請其博士畢業單位同一個一級學科的流動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具有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3)具有良好的學術道德和嚴謹科學態度、身體健康、能勝任崗位的工作要求;
(4)目前已取得顯著科研成果的申請者將予以優先考慮。
聘期待遇:
深圳大學(普通)博士后綜合年薪約32萬元+導師津貼。
(1)深圳市待遇:
a)市政府對在站期間完成開題考核和中期考核合格的博士后發放每人每年18萬元的生活補助,總額不超過36萬元;
b)市政府對出站博士后給予30萬元資助,用于科研投入或創業前期費用;
c)出站后符合條件者可申請認定深圳市高層次人才,額外享受160-300萬的人才獎勵補貼;
d)若深圳市博士后人才資助政策有所調整,以最新的文件規定為準;
e)符合條件的可競爭性申報國家"博新計劃"(兩年60萬)、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兩年40萬)、博士后基金站前特別資助(18萬)、廣東省海外青年博士后引進項目(在站60萬,出站留粵住房補貼40萬,總額一百萬)。若獲批,與薪酬累加。
(2)深圳大學待遇:
a)深圳大學提供約14萬的綜合年薪;
b)深圳大學優秀博士后人才培養計劃:入站階段,對優秀的博士后實施入站獎勵;出站階段,對在站期間取得優秀科研成果的博士后予以科研獎勵;
c)符合條件的博士后可申請評定專業技術資格;
d)符合學校政策要求的優秀博士后可申請轉為教師;
e)博士后在站期間可以負責人身份申請各級科研課題資助;
f)博士后人員進站,可自愿選擇落戶深圳市。選擇落戶深圳市的,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辦理隨遷入戶。博士后子女入托、入學等按深圳市相關條例執行。
應聘方式:
(1)應聘者將個人簡歷及反映本人學術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電子文檔發給聯系人。
(2)初審合格者將被通知面試,面試請準備如下材料給專家組審核:
a)個人簡歷
b)學位證明復印件
c)反映本人學術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復印件
3、研究助理
工作內容:
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及項目組日常管理工作。
應聘條件:
申請人應具有較好的學術訓練,具備較好的團隊溝通協作能力,國(境)內外較高水平大學或科研機構本科畢業生或碩士畢業生,年齡不超過30周歲,有發表SCI文章者優先錄取。
聘期待遇:
享受深圳大學研究助理待遇,享受"五險一金"、誤餐補助和體檢等福利待遇。工資實行年薪制,由深圳大學人力資源部按月發放。具體工資待遇根據學歷、研究經歷等確定。符合深圳市人才政策的可申請相關補助補貼。
應聘方式:
應聘者請提供以下材料:
(1)個人簡歷(各階段工作經歷需提供佐證材料);
(2)學歷、學位證明文件(需提供教育部學歷學位認證報告);
(3)科研學術相關的成果(附佐證材料);
(4)其它能夠說明個人能力的材料(含佐證材料)。
應聘程序:
(1)將應聘材料發到下方指定的郵箱;
(2)符合要求的應聘者擇優邀請面試,在面試期間,應聘人員可了解課題組的科研情況;
(3)面試結束后,經學校審批后再通知是否同意聘用。招聘方會對申請人遞交的應聘材料予以保密。
三、聯系方式
郵箱地址:yufei.wu@szu.edu.cn吳教授、pdli.peter@szu.edu.cn李老師,郵件標題注明:應聘崗位+本人姓名+學位+畢業學校+所學專業 。
地址:廣東省深圳市南海大道3688號深圳大學滄海校區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A427
四、吳宇飛簡介
吳宇飛教授主要從事工程結構與材料的研究,包括建筑工程和海洋工程,特別是混凝土結構、復合結構、FRP結構、及結構加固等。先后主持了20余項國家/地區(中國、中國香港、澳大利亞)級科研項目。已發表超過250篇學術論文,包括160多篇SCI檢索論文。Google Scholar的H指數為51(截至2021年8月)。Stanford科學家論文成果數據庫排名2020年統計職業生涯土木工程全球排名105(當年全球排名50)。吳教授以第一或唯一發明人被授權美國發明專利6項。吳宇飛教授曾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中國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并在2018年獲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SCE)Moisseiff獎章,是相關領域國際著名學者和專家。
吳宇飛現工作在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廣東省濱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點實驗室,吳宇飛教授團隊已在新結構新材料方向形成一個技術國際領先的團隊,并獲得了廣東省、深圳市、深圳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大力支持。吳宇飛教授始終倡導科研的原創性及關鍵問題的突破性研究,團隊經費充足、實驗及計算模擬硬軟件條件優越,能夠保障專職研究員、副研究員、博士后進行高水平創造性研究。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