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所介紹
深圳大學深地科學與綠色能源研究院由謝和平院士擔任團隊帶頭人。研究院致力于深地科學基礎研究、低碳綠色能源(地熱能、頁巖氣和海水能開發)及巖石力學等領域創新研究探索。近年來,研究團隊帶頭人謝和平院士主持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項目、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等20余項,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國家級科技獎勵4項。2018年參與成功申報獲批了深圳市十大基礎研究平臺之一的“深圳市清潔能源研究院”,2019年成功獲批“深地科學與地熱能開發利用”廣東省重點實驗室。
研究院現有研究人員20余人(含兼職),其中院士1人,兼職院士9人,國家人才項目入選者11人次。研究院與美國科學院院士斯坦福大學戴宏杰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賓州州立大學DerekElsworth教授、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余海歲教授、澳大利亞莫納士大學趙堅教授、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侯正猛教授、英國劍橋大學SimonRedfern教授等多名國際頂級專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研究院自主研發和購置了系列先進實驗設備,將構建世界領先的研究平臺和科學中心。研究方向包括深地科學與原位巖石力學、工程擾動巖石動力學、三維光彈性與光塑力學理論與技術、地熱能開發與利用、地下空間開發與利用、深部固體資源流態化開采、低碳技術與CO2礦化利用、海水制氫、深地與月基保真取芯探礦等。
二、研究方向及合作導師:
研究方向 | 合作導師 | 職稱 | 計劃人數 | 在研項目 | ||
項目名稱 | 級別 | 截止日期 | ||||
巖石力學與工程 | 謝和平 | 院士 | 8 | 基金委重大科研儀器項目:深部巖石原位保真取芯與保真測試分析系統、廣東省珠江創新創業團隊:工程擾動巖石動力學理論和技術 | 國家、廣東省 | 2025.6 |
熱管原理與技術 | 謝和平 | 院士 | 2 | 廣東省深地科學與地熱能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深圳市清潔能源研究院地熱能專項 | 廣東省 | 2023.12 |
中低溫地熱熱伏發電技術 | 謝和平 | 院士 | 2 | 廣東省深地科學與地熱能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 | 廣東省 | 2022.9 |
磁懸浮發電原理與技術 | 謝和平 | 院士 | 2 | 廣東省深地科學與地熱能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 | 廣東省 | 2022.9 |
工程擾動誘發地震與沖擊地壓 | 謝和平 | 院士 | 2 |
廣東省珠江創新創業團隊:工程擾動巖石動力學理論和技術 廣東省深地科學與地熱能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 |
廣東省 | 2025.6 |
海水制氫原理和技術 | 謝和平 | 院士 | 2 | 深圳大學未來探索研究項目、深圳市深部工程科學與綠色能源重點實驗室和 | 深圳市 | 2022.9 |
CO2電化學利用技術 | 謝和平 | 院士 | 2 | 深圳大學未來探索研究項目、深圳市深部工程科學與綠色能源重點實驗室和 | 深圳市 | 2022.9 |
測井工程與隨鉆隨測理論和技術 | 謝和平 | 院士 | 2 | 基金委重大科研儀器項目:深部巖石原位保真取芯與保真測試分析系統、基金委聯合基金集成項目:月基保真取芯探礦空間機器人系統 | 國家 | 2024.12 |
機械工程與電子信息技術(嵌入式系統及分布式計算機控制) | 謝和平 | 院士 | 2 | 基金委重大科研儀器項目:深部巖石原位保真取芯與保真測試分析系統、基金委聯合基金集成項目:月基保真取芯探礦空間機器人系統 | 國家 | 2024.12 |
自動化與控制(中控系統研發) | 謝和平 | 院士 | 1 | 基金委重大科研儀器項目:深部巖石原位保真取芯與保真測試分析系統、 | 國家 | 2024.12 |
地外星體特殊環境保真取芯探礦理論及其機器人研究 | 謝和平 | 院士 | 2 | 基金委重大科研儀器項目:深部巖石原位保真取芯與保真測試分析系統、基金委聯合基金集成項目:月基保真取芯探礦空間機器人系統 | 國家 | 2024.12 |
地熱資源勘探方向 | 黃少鵬 | 教授 | 2 | 國家自然科學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 | 國家 | 2024.12 |
月基探測方向 | 黃少鵬 | 教授 | 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課題“地球氣候系統能力平衡宏觀現象的月基觀測研究” | 國家 | 2024.12 |
(一)年齡在35周歲以下、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的人員、申請人不能申請其博士畢業單位同一個一級學科的流動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具有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三)具有良好的學術道德和嚴謹科學態度、身體健康、能勝任崗位的工作要求。
(四)目前已取得顯著科研成果的申請者將予以優先考慮。
(五)具有較強的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
(六)博士期間發表高水平SCI論文1篇以上。
四、聘期待遇
深圳大學(普通)博士后綜合年薪約32萬元。
1、省市對符合條件的在站博士后發放每人每年18萬元的生活補助,總額不超過36萬元。
2、深圳市對出站博士后給予30萬元資助,用于科研投入或創業前期費用。
3、符合深圳市人才計劃的可以申請相應的住房補貼或深圳市政府獎勵性補貼
4、學校提供約15萬的綜合年薪。
5、符合條件的博士后可申請評定專業技術資格。
6、符合學校政策要求的優秀博士后可申請轉為教師。
7、博士后在站期間可以負責人身份申請各級科研課題資助。
8、博士后人員進站,可自愿選擇落戶深圳市。選擇落戶深圳市的,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辦理隨遷入戶。博士后子女入托、入學等按深圳市相關條例執行。
9、若博士后人才資助政策有所調整,以最新的文件規定為準。
五、崗位職責
(一)與合作導師共同承擔重要的科研課題,按計劃完成博士后入站期間的科研任務。
(二)依創新研究需求,申請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或其他科研項目。
(三)在站期間,應以第一作者發表高水平SCI論文至少2篇(含接收)。
六、應聘方式
(1)應聘者將個人簡歷及反映本人學術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電子文檔發給聯系人。
(2)初審合格者將被通知面試,面試請準備如下材料給專家組審核:
l個人簡歷
l學位證明復印件
l反映本人學術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復印件
l博士導師推薦信
七、聯系方式
聯系地址::深圳大學科技樓8層深地科學與綠色能源研究院
聯系人:李存寶
E-mail:cunbao.li@szu.edu.cn(郵件標題注明:應聘某某崗位+本人姓名 )
八、申請截止時間:長期有效、招滿為止。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hr.szu.edu.cn/info/1024/6096.htm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