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坐落在吉林省長春市。學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為國家重點大學,1984年成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學之一,1995年首批通過國家教委“211工程”審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國家重點建設的大學,2004年被批準為中央直接管理的學校,2017年入選國家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一、流動站簡介:
吉林大學考古學科的教學科研活動肇始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1962年歷史系考古教研室成立。1972年,著名考古學
二、導師簡介:
胡衛軍,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文博遺產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包裝聯合會設計委員會委員、美國CAA藝術協會會員、中國設計師協會會員及中華美學學會會員。研究方向涵蓋博物館陳列展覽設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社會創新設計、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等領域。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25項,發表CSSCI/SSCI檢索論文22篇,出版《極簡設計》《版式設計》等專著15部。
三、研究方向: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四、招收類型及人數:
項目資助博士后,2人
五、應聘條件:
1.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身心健康,年齡35周歲及以下,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應屆博士畢業生優先。
2.已初步選定科研團隊或課題組,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發展潛力。
3.滿足合作導師或科研團隊規定的其他條件。
六、崗位職責:
1.開展以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技術為基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研究,探索這些技術在檔案建設、活態傳承以及提升非遺資源可及性方面的應用途徑,推動非遺保護的數字化轉型。
2.聚焦城鎮化和氣候變化等現實挑戰對非遺存續的影響,構建文化韌性評估體系,研究并提出文旅融合背景下促進非遺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和方案,增強非遺的適應力和生命力。
3.深入研究非遺跨境傳播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和文化安全等關鍵問題,構建具有國際視野的非遺闡釋體系和數字化國際傳播策略框架,提升中國非遺的國際影響力與話語權。
七、薪酬待遇:
按《
八、申請流程:
1.博士后申請人登錄吉林大學招聘網站(careers.jlu.edu.cn)進行系統申報,提交至中層單位初審。
2.中層單位對申請人資格進行審查、組織考核,確定擬聘人選。
3.中層單位進行結果公示(5個工作日)。
4.公示結束后,中層單位系統審核通過。
5.博士后申請人準備進站材料,辦理進站手續。
九、聯系方式:
聯系人:于瀟濛
電話:0431-85167932
郵箱:yuxiaomeng@jlu.edu.cn(請在郵件標題中注明“姓名-博士畢業學校-博士后申請”)
本招聘在職位招滿前長期有效,申請人的材料信息將嚴格保密。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kgxy.jlu.edu.cn/info/1071/4938.htm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