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遵紀守法;
2.品學兼優,年齡一般在35歲(含)以下,身體健康;
3.在站期間全職從事博士后研究;
4.具有博士學位且取得學位時間一般不超過3年(應屆博士研究生須于進站半年內取得博士學位證書)。
二、研究方向
序號 | 崗位研究方向 | 崗位及專業要求 | 合作導師 | 項目類型 |
1 | 基于分布異構的天空地海一體化跨介質環境感知網研究 | 具有理學或工學專業背景,熟練掌握C語言、Java或R語言等編程,靈活操作各類地理信息系統相關軟件操作,具有良好的文字表達能力,參與國家課題研究或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者優先。 | 張大偉、唐桂剛 | 重大專項 |
2 | 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結構設計和理論研究 | 熟悉體系建模(如UAF)、系統建模與仿真(如MBSE/SysML)、需求工程及跨學科系統集成能力,至少以第一作者發表SCI中國科學院二區論文2篇,有承擔、參與過國家課題者或有復雜系統開發經驗者優先。 | 李文攀、林蘭鈺 | 重大專項 |
3 | 基于機器學習的有機污染物質譜(或光譜)原始數據處理與高精度測量方法研究 | 環境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化學計量學、計算機、精密儀器及機械、光學等相關專業,具有良好的文字表達能力,參與國家課題研究或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者優先。 | 呂怡兵 | 重大專項 |
4 | 水生態監測組網理論與方法、水生態完整性評價與診斷 | 具有環境科學與工程、生態學、地理學、水生生物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研究背景,熟練掌握大數據處理、數據挖掘、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和方法,具備較強的編程能力,以第一作者發表SCI中國科學院二區論文2篇或有參與過國家課題者優先。 | 金小偉、李文攀 |
重大專項、 自然基金項目 |
5 | 土壤或地下水監測技術方法研究 | 具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土壤學、地質學、地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研究背景,熟練掌握數據挖掘、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和方法,具備較強的編程能力,以第一作者發表SCI中國科學院二區論文2篇或有參與過國家課題者優先。 | 羅海江 | 重大專項 |
6 | 減污降碳智能感知和協同控制技術研究 | 具有碳污協同智能感知和控制技術相關項目和課題研究經驗、空氣質量模型開發和應用經驗,或熟練使用WRF、CMAQ、CAMx等主流氣象模型、空氣質量模型和排放清單模型等,具有較好的科技論文和科技報告編寫經驗,有模型二次開發和深度調優經驗或發表SCI中國科學院二區論文者優先。 | 王帥 | 重大專項 |
7 | 生態質量監測與評價 | 生態學、自然地理學相關專業,具有生態野外調查監測能力和工作經驗。熟悉遙感影像處理及地理空間數據分析技術,具備編程能力;熟悉生態現場調查技術方法及常用儀器設備使用,具有激光雷達數據處理經驗者優先。 | 劉海江 | 重大專項 |
三、相關待遇
1.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包括基礎年薪(含五險一金)+年終獎;
2.為符合條件的博士后提供住房補助3000元/月;
3.享受帶薪休假,提供年度體檢、三餐補貼和節日福利;
4.按有關規定協助辦理本人落戶;
5.協助申請博士后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
6.可認定職稱并提供職稱晉升通道;
7.可參與科技成果轉化。
四、申報手續和工作流程
(一)報名。報名人員準備以下材料發送至郵箱renshichu@cnemc.cn
1.《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博士后申請表》(附件);
2.個人簡歷(含學歷、工作經歷、主要研究成果目錄);
3.表明研究能力和學術水平的成果及獎勵清單(如學術論文、專利證書、獲獎、鑒定等)及佐證材料。
(二)初審。監測總站人事處對報名人員提交材料進行審核,對審核通過的人員以電話或短信通知的形式通知具體面試時間、地點等。
(三)面試。對通過初審的人員進行面試,并查驗相關材料原件。
(四)錄用。確定擬進站博士后人員,按相關規定辦理進站手續。
六、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安外大羊坊8號院乙
單位網址:www.cnemc.cn
咨詢電話:010-84943025 馬老師
聯系郵箱:renshichu@cnemc.cn
附件: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博士后申請表.docx
2025年5月30日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www.cnemc.cn/gzdt/wjtz/202506/t20250603_1120639.shtml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