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心發展需要,特面向海內外招聘“高層次人才”,誠摯歡迎有識之士加盟。
一、招聘學科與研究方向
(一)系統仿真、運籌優化
(二)測控技術、軟件工程
1、軟件組織與架構技術
2、軟件度量與測試技術、軟件項目管理技術
3、軟件可靠與可信技術
4、分布式、并行軟件的工程方法、敏捷軟件工程技術、逆向工程與維護技術、程序理解與可視化技術、軟件無線電技術、高速調制解調技術、信道編譯碼技術
(三)信息處理、計算機技術
1、空間光纖通信理論、器件、協議、組網技術
2、空間海量數據存儲與并行圖像處理技術
3、復雜任務智能規劃技術
4、高可用人機交互與遙科學支持技術
5、計算可視化技術
6、故障診斷與健康管理技術
7、大數據技術
(四)電子工程、控制工程
1、空間精密組裝與控制技術
(五)熱能工程、工程力學
1、航天產品熱設計、仿真與試驗
2、航天產品結構動力學分析與試驗
3、航天微擾動抑制技術
(六)精密儀器及機械
1、面向空間科學的通用支持儀器設計
2、輕量化結構設計技術
3、智能化、多功能結構技術
(七)宇航工程、動力學與控制
二、應聘條件
(一)人才應聘條件
1.“人才”創新人才長期項目(簡稱千人A類):入選者一般應是在國外知名大學或著名科研機構獲得教授或相應職位的知名學者,年齡一般不超過50歲,特別急需者可適當放寬至55歲;入選者到位工作時間須不少于9個月。
2.“人才”創新人才短期項目(簡稱千人B類):入選者應是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在國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擔任相當于教授職務的專家學者,年齡不超過55歲。
3.“青年人才”:入選者年齡不超過40周歲;在海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學位,并有3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經歷;在國內取得博士學位的,應在海外從事教學或研究工作5年以上;回國(來華)前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或知名企業研發機構有正式教學或科研職位;是所從事科研領域同齡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為該領域學術或技術帶頭人的發展潛力;引進后應全職到位工作。
對博士在讀期間已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應屆畢業生,或其他有突出成績的申報人,可以突破年齡、任職年限等限制,破格引進。
(二)中科院“百人計劃”應聘條件
1.(1)“海外引進杰出人才”(百人計劃A類)要求獲得博士學位后有連續4年及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經歷,年齡不超過40歲,對特別優秀者年齡可放寬到45歲。
(2)“國內引進優秀人才”(百人計劃B類)應具有在院外單位正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的工作經歷,確屬優秀的學術技術帶頭人,年齡不超過45歲。
2.在本學科領域開展了較為系統的研究工作,做出過具有國際水平的研究成果,掌握關鍵技術、擁有重要的發明專利或在重要核心刊物上發表過有影響的學術論文。
3.達到用人單位研究員崗位要求的學術水平,有能力帶領團隊在本領域開展研究并做出具有國際水平的創新成果。
4.應恪守科學道德,學風正派、誠實守信、嚴謹治學,具有為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和經濟社會建設而奮斗的奉獻精神。
5.入選后,全時全職在崗工作。
三、應聘材料
1.填寫《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中心與技術中心應聘人員推薦(自薦)表》(附件1);
2.發表論文目錄、重要成果相關材料,三篇代表性論文(電子版);
3.三名本領域知名專家的推薦函(請推薦人將簽名的推薦信電子版發送至聯系信箱);
4.博士學位證書、國外任職證明材料或本人認為有必要提供的相關材料;
5.其它可以體現個人研究水平的材料。
四、評審流程
1.在得到審查合格通知后,準時按中心要求進行初審答辯;
2.初審答辯通過后上報國家和科學院人事局進行答辯或審批。
五、相關待遇
1.聘為研究員,享受2000元/月生活津貼;
2.執行期限內一般獲得不少于300萬元科研經費;
3.享受60萬元補貼;
4.保證實驗用房及必要的儀器設備;
5.協助解決子女入學(托);
6.受邀答辯的海外留學人才往返國際旅費由中心承擔;
7.其他工資及各項福利待遇按中心相關規定執行。
六、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鄧莊南路9號(郵編:100094)
聯系部門: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人事教育處
聯系人:楊老師,顏老師
聯系電話:86-10-82178819轉12,82178824
電子信箱:yanglei@csu.ac.cn,yantingrui@csu.ac.cn
中心網址:http://www.csu.cas.cn/
附件1: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中心與技術中心應聘人員推薦(自薦)表.doc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