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監測預警預報中心(深圳氣象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預警中心”)是在中國氣象局、深圳市政府指導下,由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廣東省氣象局、深圳市氣象局合作舉辦的新型研發機構,也是氣象行業第一個新型事業單位,實行企業化運行管理。預警中心的業務主管單位為中國氣象局,行政上隸屬深圳市政府,由深圳市氣象局歸口管理。
預警中心主要業務范圍一是開展粵港澳大灣區臺風、暴雨等極端天氣預警預報關鍵技術、前沿技術研究;二是攻關粵港澳大灣區區域數值預報模式核心技術,并不斷取得突破;三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科技創新中心和科研成果轉化基地;四是研制指導粵港澳大灣區臺風、暴雨等氣象災害及其次生、衍生災害的預警預報。
預警中心已于2019年12月開始正式運行,為廣泛招募氣象高水平人才,提升服務大灣區發展的能力,現面向國內外招聘工作人員,現將招聘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招聘崗位
1、學科主任(科學團隊負責人);2、一級研究崗;3、二級研究崗;4、三級研究崗;5、技術工程師;6、中心副主任。
二、應聘基本條件和要求
(一)基本條件
1、政治思想素質高,品行端正,遵紀守法;
2、愛崗敬業,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3、適應崗位要求的身體條件;
4、招聘人員年齡、相關資格、工作經歷等時間的計算,以報名時間為準。
(二)有下列情形的,不接受報名
1、正受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或紀檢部門和監察機關立案審查的;
2、黨紀處分所規定的提任使用限制期未滿的;
3、受政紀處分尚未解除的;
4、有不符合職務任職要求的其他情況的。
三、應聘崗位條件
(一)學科主任(科學團隊負責人)
1、應聘條件
年齡45歲以下,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副教授(或相當職務),或國內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業務單位正高級職稱人才;具有10年以上氣象行業和科技行業相關研究工作經歷,并具有實時氣象預報業務系統應用經驗;研究方向為天氣學、數值天氣預報模式、數據同化、大氣物理、大氣探測、雷達衛星氣象、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高性能計算與技術或人工智能;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同時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1)國家“青年人才”獲得者、“國家特支計劃”青年拔尖人才、中國科學院“雙百計劃”人選;
(2)南粵百杰、廣東省引進創新團隊帶頭人、廣東省或深圳市領軍人才;
(3)近5年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國際主流刊物上發表SCI索引論文5篇以上或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本學科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8篇以上;
(4)主持并完成2項國家級科研項目;
(5)近5年國家科技三大獎項二等獎以上獲得者(排名前3),省部級科學技術類獎項一等獎(排名前3)、二等獎(排名第1)獲得者;
(6)其他學術地位、水平與此相當的人選。
2、主要職責
(1)牽頭和組織完成預警中心的科研業務任務;
(2)牽頭研發新一代數值預報模式和數據同化系統,改進短臨同化系統(GRAPES/STMAS等)充分利用衛星和雷達數據,支持短臨預報業務需求;
(3)申請并承擔各級別重要科研項目,組織本學科人員申報廣東省和深圳市的各類重點或重大科技項目;
(4)負責本學科研究團隊的建設,學術骨干的培養;
(5)根據預警中心實際工作需要,承擔各項學術工作。
(二)一級研究崗
1、應聘條件
年齡45歲以下,獲得氣象、計算機、電子信息、數學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國內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業務單位正高級職稱(特別優秀人才可放寬至副高)或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助理教授(非短期職位);具備5年以上氣象或科技行業工作經驗(特別優秀人才年限可放寬);研究方向為數值預報模式、數據同化、雷達與衛星氣象、大氣探測、大氣物理、高性能計算、大數據、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等相關領域。具有實時氣象預報業務系統應用經驗者優先考慮。近5年的學術業績需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1)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國際主流刊物上發表SCI索引論文3篇以上或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本學科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5篇以上;
(2)作為主持人主持并完成1項國家級科研項目;
(3)國家科技三大獎項二等獎以上獲得者,省部級科學技術類獎項一等獎(排名前5)、二等獎(排名前3),三等獎(排名第1)獲得者;
(4)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從事博士后等相關工作4年以上;
(5)其他學術地位、水平與此相當的人選。
2、主要職責
(1)開展資料同化方法與應用的研究;
(2)研發新一代數值預報模式和數據同化系統;
(3)主持或參與申報、開展各類科研項目;
(4)按計劃完成預警中心研究任務,根據預警中心實際工作需要,承擔各項學術工作;
(5)服從預警中心相關管理規定,與工作核心團隊形成緊密合作模式。
(三)二級研究崗
1、應聘條件
年齡40歲以下,獲得氣象、計算機、電子信息、數學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國內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業務單位副高級職稱(特別優秀人才可放寬至中級職稱,或優秀應屆畢業生不做職稱要求);具備3年以上氣象或科技行業工作經驗(特別優秀人才可放寬年限);研究方向為數值預報模式、數據同化、雷達與衛星氣象、大氣探測、大氣物理、高性能計算、大數據、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等相關領域。具有實時氣象預報業務系統應用經驗或人工智能應用項目經驗者優先。近5年的學術業績需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1)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國際主流刊物上發表SCI索引論文1篇以上或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本學科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3篇以上;
(2)作為主持人申請并獲得國家級科研項目;
(3)國家科技三大獎項二等獎以上獲得者,省部級科學技術類獎項一等獎、二等獎(排名前5),三等獎(排名前3)獲得者;
(4)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從事博士后等相關工作2年以上;
(5)其他學術地位、水平與此相當的人選。
2、主要職責
(1)開展資料同化方法與應用的研究;
(2)研發新一代數值預報模式和數據同化系統;
(3)利用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技術開發與改進氣象災害短時臨近預警預報系統;
(4)主持或參與申報、開展各類科研項目;
(5)按計劃完成預警中心研究任務,根據預警中心實際工作需要,承擔各項學術工作;
(6)服從預警中心相關管理規定,與工作核心團隊形成緊密合作模式。
(四)三級研究崗
1、應聘條件
年齡35歲以下,獲得氣象、計算機、電子信息、數學等相關專業全日制博士學位(特別優秀人才可放寬至碩士學位)。具有氣象行業相關經驗者優先;具有實時氣象預報業務系統應用經驗或人工智能應用項目經驗者優先。近5年的學術業績需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1)以第一作者在本學科的國外期刊或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篇以上;
(2)作為主持人申請并獲得省部級項目;
(3)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學技術類獎項;
(4)其他學術地位、水平與此相當的人選。
2、主要職責
(1)開展資料同化方法與應用的研究;
(2)研發新一代數值預報模式和數據同化系統;
(3)利用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技術開發與改進改進氣象災害短時臨近預警預報系統;
(4)主持或參與申報、開展各類科研項目;
(5)按計劃完成研究任務;根據預警中心實際工作需要,承擔各項學術工作;
(6)服從預警中心相關管理規定,與工作核心團隊形成緊密合作模式。
(五)技術工程師
1、應聘條件
(1)理工類專業,計算機或電子信息工程相關專業等優先;
(2)碩士研究生學歷及以上;
(3)具有網絡基礎設施運行保障工作經驗;
(4)具有科技開發類項目實施或信息化工程建設優先;
(5)熟悉政府采購或科研項目申報流程優先;
(6)熟悉計算機軟硬件結構、具有編程能力者優先;
(7)年齡不超過35歲。
2、主要職責
(1)負責信息化工作、網絡通信和計算機系統等硬件設備建設、管理和運行保障;
(2)承擔上級交辦的其它任務。
(六)中心副主任
1、應聘條件
(1)中國共產黨黨員;
(2)專業不限,大氣科學(氣象學)類相關專業優先,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
(3)具有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4)具備10年以上氣象行業或科技行業工作背景者優先;
(5)具有10年以上國內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業務單位或科技型企事業單位行政管理工作經驗;
(6)年齡50歲以下。
2、主要職責
(1)負責預警中心行政管理及日常運行,包括行政綜合、黨務人事、文秘宣傳、財務審計、檔案及資產管理、安全生產和綜合保障等;
(2)根據實際需要,協助主任分管重大項目和工程建設等專項工作。
四、相關待遇
1、薪酬待遇按深圳市人社局、財政局審核,經預警中心理事會批準的薪酬體系方案,提供不低于國內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并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
2、協助申請深圳市高層次人才計劃、深圳市孔雀計劃、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相對應人才按等級可獲得300、200、160萬獎勵補貼)。符合條件人才可同時疊加享受福田區以及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相關的人才政策;
3、預警中心作為新型事業單位,研究人員基本薪酬之外可疊加獲得國家、廣東省、深圳市各級別科研項目績效獎勵和相關科研成果轉化獎勵。
五、報名及資格審查
(一)報名。
報名以電子郵件報名方式進行,報名時間自公告之日起(以報名電子郵件時間為準,本招聘公告長期有效)。報名時請提供以下材料:
1、《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監測預警預報中心(深圳氣象創新研究院)招聘報名表》(見附件);
2、個人簡歷、畢業證、學位證、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論文、成果等相關證明材料的電子版或紙質掃描件;
3、將以上電子版或掃描件材料發送至郵箱yuegangao@weather.sz.gov.cn,報名表需在“本人承諾”一欄由本人手寫簽名后掃描。
(二)資格初審。
根據報名者提交的資料,核對并審查是否符合報考職位的資格條件。不符合條件的,取消報名資格;符合條件的,經審定后電話通知參加考試。(疫情期間暫停線下資格初審)
(三)考試。
考試形式為面試,必要時增加筆試環節。應聘人員攜帶個人身份證件參加現場面試。應聘者視距離遠近,可申請線上考試。(疫情期間擬采取網絡面試)
(四)結果公布。
根據面試結果,確定進入體檢環節人選,并在深圳市氣象局、預警中心網站公布。
(五)體檢。
擬聘人員攜帶本人身份證、近期一寸正面免冠彩色相片1張,按時參加體檢。不按時參加體檢者,視為自動放棄。體檢時間及體檢醫院均另行通知。(疫情期間暫緩體檢等相關手續)
(六)公示。
根據考試和體檢結果,確定擬聘人員并進行政審,通過審查人員的基本情況、擬聘崗位等信息在深圳市氣象局、預警中心網站上進行公示。
(七)辦理聘用手續。
對通過資格審查、體檢,且公示無異議的人員,統一組織簽訂聘用(勞動)合同,辦理錄用手續。
六、有關問題說明
(一)應聘人員在公開招聘過程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取消考試資格或者聘用資格:
1.應聘人員在考試、體檢等過程中作弊的;
2.其他因應聘人員的原因造成聘用結果有失真實的情況。
(二)本招聘公告最終解釋權歸預警中心所有。
聯系人:陳女士
聯系電話:(0755)82511596(工作日9:00至12:00、14:00至18:00)
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監測預警預報中心
2020年3月13日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