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杭州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是一所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浙江省、杭州市及濱江區三級政府共建的高能級新型研發機構。研究院以“建設信息領域世界一流技術創新平臺和創新人才培養平臺”為使命,積極構建從應用基礎研究到技術產業化“縱向貫通”的創新和研發體系以及創新、人才、資金、產業四鏈“橫向融通”的創新生態,力爭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研究院依托北航“空天信”特色學科優勢,聚焦“量子傳感、低空安全、具身智能、空間智能”四大方向,設立了以兩院院士為首席科學家的八大研究中心和16個前沿創新平臺。
一、項目定位
為進一步完善科學基金人才資助體系,充分發揮科學基金引進和培養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優秀青年人才回國(來華)工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自2021年起實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干,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二、支持政策
(一)薪酬福利: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具體一事一議,入選后額外享受國家資助生活補助50萬元,省、市、區資助生活補貼450萬元;根據人才意愿,入選并入職滿一定期限(不少于1年)后,可直聘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職崗位,編制和勞動關系調入北航;
(二)科研保障:根據加盟人才的實際需要,在科研經費(研究院按照國家資助額度1:2匹配經費,最高可達600萬)、辦公及實驗室空間(不少于200㎡)、團隊配備(支持組建“博士后2人+工程技術人才2人”的創新團隊)、研究生招生(每年2名)指標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和保障;
(三)激勵評價:建立基于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和重大應用的晉升評價導向,實行多元化、市場化的評價體系,最大限度激發團隊的創新活力;
(四)創新創業:重視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依托杭州地方政策和優勢,最大限度激勵人才在技術成熟時帶成果創業;
(五)發展通道:配備國家級人才擔任職業導師,可申請北航崗位體系,聘任碩博導資格并給予招生指標,擁有浙江省和北航職稱評審雙通道;
(六)安居保障:在院工作期間,拎包入住濱航景庭150㎡人才公寓;入選者可認定杭州市B類高層次人才,符合條件者可享受杭州市政府提供的200萬元購房補貼;
(七)關愛家人:積極保障加盟人才子女就學(區頂級學校)、配偶工作(協助解決)、父母養老問題(醫療保險),重點人才重點保障,為就職人才解除后顧之憂;
(八)便捷服務:對人才落戶、補貼申領、人才認定、科研項目等,研究院將提供一站式服務,支持人才及團隊成員申報各級各類科研/人才項目,助力就職人才開啟全新研究院生活;
(九)其他福利:另有10大類、24項人才福利,涵蓋就醫保健、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父母康養、政務綠通、商務出行、文旅休閑、商貿優惠、工會療養和青少年活動等。
三、申請條件
(一)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主要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
5.在取得博士學位后至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
(二)限項要求:
執行中央有關部門關于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統籌銜接的要求。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支持期內只能承擔一項,不能逆層次申請。
對于已申請2025年度上半年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的申請人,因時間結點原因導致不符合當時申請條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請條件的,可申請新增批次項目;其他申請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復提交申請。
已申請2025年度其它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請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
四、引進方向
研究中心 |
研究平臺 |
研究方向 |
量子精密測量與傳感研究中心 |
量子精密測量與傳感研究室 |
大型磁屏蔽倉、量子精密測量裝置與儀器、芯片化量子傳感、高端零磁醫療裝備、零磁醫學、零磁生物、零磁材料等零磁科學和地磁監測儀器與系統技術 |
微電子與信息材料研究中心 |
傳感材料與智能微系統研究室 |
智能傳感材料與微型元器件、智能傳感芯片設計與制造、智能傳感系統與傳感網絡、“非硅基”微納集成技術與裝備 |
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
飛行器智能自主系統研究平臺 |
仿生自主組合導航系統、飛行器安全自動駕駛技術、空中靈巧操縱無人系統 |
視覺感知與機器智能研究及應用平臺 |
高精度3D視覺成像、多模態感知、領域大模型、智能系統 |
|
智能感知技術與系統創新研發平臺 |
視頻監控智能感知、嵌入式智能計算 |
|
精密儀器與智能特種機器人技術研究及應用平臺 |
智能特種機器人設計與仿生控制技術、生物信號檢測與意圖識別、精密定位與微操作技術 |
|
大數據科學與腦機智能研究中心 |
大數據與工業智聯網技術研究室 |
工業互聯網、機器人操作系統、大數據與智能軟件 |
工業互聯網與智能系統平臺 |
內嵌安全增強新型PLC關鍵設備、工業互聯網攻防對抗安全靶場、協同制造機器人系統安全演訓平臺 |
|
智能化軟件開發技術與環境平臺 |
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化軟件開發、關鍵軟件研發應用 |
|
綜合交通大數據研究中心 |
立體交通大數據智能分析研究平臺 |
協同空中交通管理、航空運輸規劃、城市空中交通(UAM)、低空空域規劃與協同運行仿真、基于大數據和AI的智慧民航信息服務、有人/無人機融合運行 |
毫米波感知與智能監控研究平臺 |
聚焦毫米波感知處理與融合識別等研究方向,包括:高分辨率雷達信號處理、雷達目標跟蹤、實時毫米波近場三維成像、SAR高分辨成像、AI雷達目標識別、實時信號處理、多傳感器融合、毫米波多核異構芯片設計等方面 |
|
網絡空間安全研究中心 |
空天地一體化應急保密通信研究平臺 |
空天地一體化網絡安全,工業互聯網安全,AI安全 |
區塊鏈與安全計算研究平臺 |
區塊鏈、密碼學、博弈論 |
|
密碼與數據安全項目組 |
密碼及其應用、數據安全、隱私計算 |
|
智能交通研究中心 |
智能交通技術與系統研究平臺 |
車聯網信息安全、自動駕駛監管、交通云腦 |
五、報名方式
依托北航杭州創新研究院申報項目的優秀人才可直接將簡歷發送至郵箱buaahz_hr@buaa.edu.cn(郵件標題注明:應聘某某崗位+本人姓名 ),研究院收到后會及時進行后續深度溝通。達成申報意向后,研究院將按照申報人意愿或研究方向匹配相關領域專家“多對一”申報指導,全鏈條精準服務,全方位支持保障。
依托研究院申報未入選者,可申請研究院各類人才計劃和其他國家級、省級、市級人才項目,入選后可提供相應支持。
聯系人:史老師,聯系電話13082818108(微信同號)
郭老師,聯系電話19957890995(微信同號)
北航杭研院官方網站:
http://hzii.buaa.edu.cn/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