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高校教師招聘 > 重慶高校教師招聘 > 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2020年5月教師招聘啟事

關注微信

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2020年5月教師招聘啟事

時間:2020-05-28來源:中國博士人才網 作者:佚名

一、學校簡介

重慶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性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學校地處國家西南工商業重鎮、長江上游經濟中心——重慶市,坐落在人文薈萃的文化名區——沙坪壩區。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46000余人,在職教職工5200余人。設有本科專業96個,覆蓋理、工、經、管、法、文、史、哲、醫、教育、藝術11個學科門類。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生物學/生物化學、環境科學/生態學、數學、臨床醫學、植物與動物科學9個學科進入ESI1%。,擁有國家級重點研究基地14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8個,教育部研究基地(國際化)7個,國家“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1個。

近年來,學校依托土木、機械和電氣“雙一流”建設學科,進行學科群建設,布局新興和交叉學科。成立醫學高等研究院和醫學院,順利將腫瘤醫院劃轉為重慶大學直屬管理,實現了醫學學科建設高起點開局。成立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著力前瞻性創新性研究和學科交叉融合。構建1個科研管理機構和5個科研實體組成的“1+5”科技創新體系,推進科研組織管理模式創新。

2019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發布,重慶大學躋身世界前400強。

二、學院簡介

(一)歷史悠久,隊伍卓越

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科始建于1935年,經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組建重慶土木建筑學院土建系,1954年更名為重慶建筑工程學院建工系,1994年更名為重慶建筑大學建筑工程學院,2000年三校合并成立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2017年土木工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是國內著名的“老八校”土木工程學科之一,周緒紅院士、楊永斌院士、田村幸雄院士為學科帶頭人。

學院下設991中心,即結構原理與分析課群組、結構體系及設計課群組、巖土與地下工程課群組、橋梁與道路課群組、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課群組、工程建造課群組、建筑力學課群組、測繪工程課群組、建筑圖學課群組9個課群組,結構工程研究所、巖土工程研究所、安全與防災工程研究所、橋梁與道路工程研究所、工程建造研究所、地下工程研究所、測繪工程研究所、建筑環境研究所、清潔能源研究所等9個研究所(簡要介紹見附件)和土木工程實驗中心。

學院現有教職工295人,專任教師207人,其中教授(研究員)77人,副教授78人,博士生導師77人。教師隊伍中有國家級人次32人次,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名,全國優秀教師1名,青年長江學者2名,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名,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人選4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名,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1個。省部級人才58人次,其中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6名,“重慶英才優秀科學家”入選者5名,重慶市“巴渝學者”4名,“重慶英才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入選者1名,“重慶英才青年拔尖人才”入選者3名,重慶市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名,重慶市學術學科帶頭人19名,重慶市教學名師1名,重慶大學“百名青年優秀人才引進計劃”入選13人,重慶市創新團隊1個,重慶市級教學團隊2個。學院現有本科生2100余名,全日制研究生1200余名,已畢業各層次學生2萬余名,其中土木工程專業歷屆畢業生人數居全國同類院校的首位。

(二)學科實力雄厚、科研平臺豐富

巖土工程為國家重點學科,土木工程為重慶市一級重點學科,巖土工程、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工程與防護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為建設部重點學科。學院設有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土木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土木水利專業碩士點。擁有庫區環境地質災害防治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高性能風電設施及其高效運行國際合作基地、低碳綠色建筑人居環境質量保障學科創新基地、山地城鎮建設與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鋼結構與建筑工業化協同創新中心,山地城鎮建設安全與防災重慶市協同創新中心,工程結構抗震防災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土木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多個國家級和省部級平臺。

近年來,土木工程學院先后完成了包括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攻關項目、“973”重大基礎研究和“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內的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300余項,取得了一批有顯示度的科研成果并榮獲數十項科技進步獎。

三、專業需求

結構工程,巖土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道路工程,防災減災工程與防護工程,土木水利施工,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測繪工程,其他交叉學科。

四、人才政策

重慶大學人才引進采用三級評價模式,即:學院−學部−學校,應聘者通過重慶大學人事處人才招聘網(http://recruit.cqu.edu.cn/)或者搜索微信公眾號“重慶大學人事處”,點擊左下角“求賢耐才”注冊登記后提交簡歷,通過評價后由人事處發出聘用通知。

(一)“弘深卓越學者”崗

國家兩院院士及相當水平者,待遇一事一議。

(二)“弘深杰出學者”崗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杰青等國家級人才及相當水平者。

支持條件:

1)豐厚的薪酬待遇:稅前年薪80萬元,另可享受超出工作任務以外的高額教學科研獎勵。

2)優質的學術環境:評聘為教授,給予博士生導師資格;除國家提供的科研經費外,學校提供人文社科80萬、理工科類100-300萬科研啟動經費和相關科研平臺配套經費;卓越的科研團隊和工作平臺、寬松開放的科研環境支持。

3)舒心的生活環境:可享受安家費200萬(含國家和地方),學校協助解決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學入托等問題,提供其他必要的工作及生活條件。

(三)“弘深優秀學者”崗

申報條件:

1)年齡一般不超過45周歲(理工科)或50周歲(人文社科);

2)具有獨立的科學研究能力和穩定的研究方向,學術思想活躍,有成為相關領域學科帶頭人的能力;

3)國家級標志性青年人才計劃(項目)入選者。

支持條件:

1)豐厚的薪酬待遇:年收入60(包含稅前年薪、地方人才津貼、住房公積金和社保學校繳納部分的全口徑收入),另可享受超出工作任務以外的高額教學科研獎勵。

2)優質的學術環境:評聘為教授,給予博士生導師資格;學校提供人文社科80萬、理工科類100-300萬科研啟動經費和相關科研平臺配套;卓越的科研團隊和工作平臺、寬松開放的科研環境支持。

3)舒心的生活環境:享受安家費160萬起(含地方和國家),學校協助解決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學入托等問題。

(四)“弘深青年學者”A

申報條件:

1)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理工科)或40周歲(人文社科),原則上應有不少于2年的學術工作經歷;

2)國家級標志性青年人才計劃(項目)評選進入會議評審者;

3)海外引進人才應為海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助理教授或具有相似經歷和相當水平的優秀青年人才。

支持條件:

1)豐厚的薪酬待遇:年收入45(包含稅前年薪、地方人才津貼、住房公積金和社保學校繳納部分的全口徑收入),另可享受超出工作任務以外的高額教學科研獎勵。

2)優質的學術環境:提前聘為教授,給予博士生導師資格;學校提供理工科類100-200萬、人文社科類30-50萬科研啟動經費;卓越的科研團隊和工作平臺、寬松開放的科研環境支持。

3)舒心的生活環境:學校提供安家費60萬,協助解決子女入學入托等問題。

(五)“弘深青年學者”B

申報條件:

1)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理工科)或40周歲(人文社科),原則上應有不少于2年的學術工作經歷;

2)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或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及以上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省部級科技獎一等獎主要完成人(排名第一);

3)根據學校人文社科類分類分級體系認定的T級成果獎三等獎及以上第一完成人、B級及以上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及以上第一完成人;

4)以通訊或第一作者發表ESI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5篇及以上。

支持條件:

1)豐厚的薪酬待遇:年收入35(包含稅前年薪、地方人才津貼、住房公積金和社保學校繳納部分的全口徑收入),另可享受超出工作任務以外的高額教學科研獎勵。

2)優質的學術環境:提前聘為教授,給予博士生導師資格;學校提供理工科類100-200萬、人文社科類30-50萬科研啟動經費;卓越的科研團隊和工作平臺、寬松開放的科研環境支持。

3)舒心的生活環境:學校提供安家費50萬,協助解決子女入學入托等問題。

(六)“弘深青年教師”

申報條件:

1)基本條件:獲取博士學位時間一般不超過3年,年齡在35周歲以下;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學術發展潛力大。

2)其他條件

①特別資助:畢業于世界學科排名(以進站當年ARWUQSTHEUSNEWS排名為準)前100名的海外高水平大學(高端研究機構)或國內學科評估排名為A及以上學科或達到學校本學科專職科研系列副研究員職稱申報條件中論文條件的優秀博士。

②重點資助:畢業于海內外知名大學(研究機構)優勢學科的優秀博士。

支持條件:

1)薪酬待遇(薪酬待遇含工資、租房補貼、社保、公積金及導師配套)

①特別資助:40萬元/年,另加學校科研獎勵。②重點資助:30萬元/年,另加學校科研獎勵。

入選博士后國家博新計劃和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給予配套資助20萬元。

1.其他待遇

①對海外畢業博士生重慶市另一次性資助10萬元科研經費。

②申請重慶大學“弘深青年教師”科學基金。

③參加學校專職科研系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

④參加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學校資助1.5萬元。

⑤享受在職職工同等的福利待遇,其子女可入讀我校幼兒園、附屬小學及中學。

⑥出站后留渝工作重慶市資助15萬元。

(七)教授、準聘教授

獲得海內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機構博士學位,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近5年學術成果高于或基本我校相應學科當年評聘正高職務學術水平的校外人才。理工科類年齡一般不超過45歲、人文社科年齡一般不超過50歲。執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可享受安家費40-60萬元;科研啟動費:60-100萬元。

(八)副教授、準聘副教授

獲得海內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機構博士學位,具有良好的學術潛質,博士畢業以來學術成果高于或基本達到我校相應學科當年評聘副高職務學術水平的校外人才或博士后。理工科年齡一般不超過35歲、人文社科年齡一般不超過40歲。執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可享受安家費25萬元,科研啟動費:20-30萬元

五、聯系方式

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辦公室

聯系人:陳培稚電話:+86(0)23 65121983 

郵箱:tmrc@cqusce.com網址:http://civil.cqu.edu.cn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