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熱忱邀請海外英才依托我院申報2025年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
一、項目定位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干,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二、申報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具有博士學位(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以后),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材料學科相關的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領域;
3.一般應具有在海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研發機構獲得正式教學或者科研職位的工作經歷,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4.其它條件依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正式通知。
三、限項要求
執行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統籌銜接的相關要求。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只能承擔一項,不能逆層次申請。
四、支持政策
1.薪酬待遇
提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薪酬,實行協議年薪制。另可享受高水平成果獎勵、科研績效獎勵,上不封頂。教師事業編制,可聘任正高。
2.事業發展
1)啟動經費:國家提供100-300萬元科研經費,學校按照不低于1:1配套。另可多渠道申請科研經費支持個性化發展。
2)平臺空間:全國重點實驗室和國家重大基礎設施等國家級平臺科研資源雄厚,全方位滿足發展需要。充分保障科研辦公用房。
3)成長導師:依托團隊,學科領軍人才擔任一對一職業導師,指引個人學術發展和傳授教學育人技能。
4)研究生指標:聘為博士生導師,單列招生指標,首聘期前三年每年提供1-2個博士生招生指標。
3.服務保障
1)安家住房:根據需要提供校園內周轉房。國家給予入選者50萬元一次性生活補助,學校提供豐厚的安家費和購房補貼,另可享受地方補貼政策支持,學院提供特別補貼。協助推薦、解決配偶工作。
2)子女教育:省、市示范幼兒園、全國素質教育示范小學和湖北省示范高中,保障子女優質基礎教育,提供一條龍優質教育資源。
3)醫療保。嚎赊k理“楚才卡”,在醫療、保險、出入境等各方面享受便利。特設三甲醫院免費體檢,享受附屬協和醫院、同濟醫院等全國前10的頂級三甲醫院專家就醫綠色通道。
五、聯系方式
聯系人:劉芳、張文軍
電話:+86-27-87543776
郵箱:clxyhr@ hust.edu.cn
郵件標題“2025海優+姓名”,附件簡歷應包括個人基本信息、聯系方式、學習工作經歷和主要學術成果。
符合申請條件且通過評估的,會安排專人跟進申報事項。
學院簡介
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始創于1952年,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現已具備獨特的學科優勢和辦學風格、良好的軟硬件環境和濃郁的學術氛圍,成為華中科技大學規模較大、實力雄厚的學院之一。
1981年“材料學”獲批首批博士點,1988年“壓力加工”獲批首批重點學科,1998年“材料科學與工程”獲得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評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涵括有“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三個二級學科,其中“材料學”和“材料加工工程”為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為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設有博士后流動站,目前“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排名居全球萬分之一。
擁有材料成形與模具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材料科學與工程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數字化材料加工技術與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國家示范性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基地、科技部快速原型制造技術生產力促進中心、教育部材料學科創新型人才培養實驗區等多個國家級科研與教學平臺,也是國家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創新中心、強磁場裝置和精密重力測量研究設施等國家級研究平臺重要依托學科。學院注重平臺建設,已經建成先進的材料分析與測試、材料制備、材料成形等公共科研與教學平臺。
學院建有一支由院士和知名教授領銜,“老、中、青”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教授和研究員80余名、副教授和副研究員近60名。其中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40余名,省部級人才計劃入選者近50名,國家級教學科研團隊2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
目前設有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和電子封裝技術3個本科專業,均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已通過國際工程專業認證(華盛頓協議),其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國家級品牌專業,多年來全國排名第一。電子封裝技術專業是國家戰略需求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緊缺人才專業,軟科專業排名全國第一。學院設有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和電子封裝4個學術型研究生專業,并作為主體單位建設材料與化工工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設有材料工程專業型研究生專業。
近5年來,學院承擔各類科研項目過1000項,包括國家973、重大專項、863、支撐計劃、ITER計劃、自然科學基金重點等;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30余項,其中牽頭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9項;實現多宗重要技術成果轉化,有力支撐了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家重大需求;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大量高質量的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先后有10名教授入選全球高被引學者;出版專著和教材近30部。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mat.hust.edu.cn/info/1411/7575.htm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